散文成长励志想法

落雨存珠探幽微

2019-01-04  本文已影响52人  桂在问道

落雨存珠

        奇妙的自然,有不尽的想象!

        偶尔的发现,有无穷的惊喜!

        小雨后,雨水为珠。而叶不同,珠多少有无,百物百性,遇之不遇,都有其趣,也有自在的道理。

        潮湿的天气,也多妙象奇景。一中午,见百草瞧百叶,见到的有叶有水珠,有时干净。有的寻不到一颗,有的纤茎挂珠,透亮。逢着阳光,有彩虹闪辉。有的叶面珠密,大大小小,圆圆非圆,随形随地,各有姿态。有的珠看上呈白色,而白而透,有的现绿色,背景为绿叶,而透而透像。若是挂在红茎上,比那纤细的茎还饱满,又大颗,如珍珠,但比珍珠晶莹。

          雨落叶存,珠积叶重,有的即使茎弯身低,那水珠也多而不掉,有的叶斜角度大,那水珠附着也不动。奇妙的是好多植物并在一起,并不是一起都有水珠雨滴。有的树叶上干爽无一丝水痕,而有的只不过大片而无形,摊开的只见水,至于如珠那是没有的。再去细瞧,干枯的草,也不会留着雨水,变形为珠。

          一时兴起,去找找。墙根下的草多水珠,而树叶极少。那勒杜鹃的三角叶几乎没有,那人心果树叶上也没有,那高大的紫薇,美人蕉,木棉树,叶上也没有。树高招风,风来雨干?还是树叶饱吸而积贮在体内?这要问方家专家。

      走过围墙,到了园子,见到大树乔木,也见灌木矮枝,九里香,茶花,鸡蛋花,这些叶上无水,茎也干的。再看边上芒果苗,木棉苗,不高,似乎也不见雨痕水渍。倒是边上红色废的消防盘上有些积水,原来昨夜是下过雨,且不算小。而今天上午是回南天,地多湿滑,土也润黑,墙有冒水。可室外树少存水。雨过留痕,水过存渍,有时还要看着落在什么上。人也是如此?经一事,历一时,留下痕迹,也难说道。

        再寻找一下。盆栽黄婵花树,只有桩,外发新枝新叶,嫩柔娇可。可也无水珠。而边上杂草杂花,什么一点红的叶上水珠可爱,比较匀称。而边上狗尾草叶上是大小连起,叶长,又是一溜儿,压低的,或斜着的,各尽姿色。再看一点红,那叶柄细长,其上水珠延伸,顺沟而去,也是一溜趟的。还有那细草,难以叫出名,纤茎上的水珠可有特点,有的挂着的,有的立在上面,有的包裹着或是茎穿过珠中间,这倒像珍珠项链。那在茎顶端的,却是细小,不细看,真看不出来,但真实存在。边上的凌霄花叶,如心形,冬来边缘黄白,中间青绿,那水珠是上密且圆,斜向大地,下面是细小而散。一叶之上珠也不同。再前几步,见到小茅草,是弯叶的,那水珠是像躺着,形不可能圆,又像豆,又像切去下端的珠,是缩微的蒙古包。再往前,地上除湿,还有那老蛛网上存有水珠,网有多大,水珠就多多,也许是地为衬托,珠是白的,而且白里透着蛛丝的色。如边上有其他落叶,或腐去肉变黑的芒果核,两相一比,黑白分明。若果核上因雨长出霉菌,又是一种特别的意味。遇水,遇眼,这草的世界,真不同。叶的世界,也奇妙。

        拍过荷叶上积水,仔细看,原来叶面上有很多有序的绒毛,托住水又不让水滚开,也不让水淹着。这奇妙,可让人想象。也让很多人因此有了发明创造。再细想下,自然永远是创造灵感之源。

        想到这点,又去寻觅真相。细看这些叶,茎,其上真有绒毛,而无绒毛的,都不会留存雨水。有的粗细差别,雨珠水珠也就大小形态不一样。百物百性,水,也可能过而痕迹不同。

        探求其中的道理,可能还要有识之士,证明之道,有理有据,应有路径方法。今后求证之。

       

        上午讲古文,有一种突悟。把语义讲究,就要溯源见本原,就要见本质。而只看字典,别人的结果,是透彻不了的。跟学生说,积累文化,用好文化,文化才会活,学习才有可根深叶茂。

        比如“汗青”,一讲学生会想到史册。其实怎么变成“史册”之意,还有过程的。原来古人记载书写用的竹简,把烤去水分,称去“汗“,竹子水分去,才好书写刻画,才便于保存。史册就是先为书写材料,做材料过程要合适精当。然后才成为代称。

        再看“不刊之论”,刊,形有“刂”,那可是利刃。用刀削竹木,或竹木上的错误。引申出来,不可删改的”论”,那可是好”论”,如此意明用顺。

        还有提”其父任城王薨”,再后”袭封”(《北史  元澄传》),推理任城王,是封号,是身份,是名爵。而元澄承封其父的王号。这时元澄是二代王,因承袭,也可叫任城,或任城王。其二,“薨”,表诸侯等死。本选文讲任城王死,说明秦朝之后,皇帝之下是王,不同先秦是天子之下是诸侯(也有爵位,公或伯)。自然与”王”相等相类也可在死时称”薨“。这类人,自然有封王的高官(异姓王),或黄帝的儿子女儿,还有妃嫔,只不过要讲个等级地位。女人有当帝的,也有做王的,自然薨可用。不能因为少,而就认为没有。思维不受限,证明有依据,就可以了。

        再比如,提到年号,庙号,还有人物称谓,不能只说一般,还要多加一层思考。《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殇(shāng),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仪礼•丧服传》。除了专称有据,还要合理对等。这是古人讲礼,也即等级。逾越为过至罪。

        古文,只讲字典解释,其实并不一定透彻。透,在于合理合情适境,也讲时间地点,具体到位,方可不误读误解误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