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你肯定也理解错了

2018-12-16  本文已影响261人  祁百草

倘若有人问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什么意思,你会怎么说?

“学习之后,经常温习,不是也很高兴吗?”。

这应该是小学课本里的译文,十几年来,我们一直认为,这就是标准答案。但是,现在有人说,你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扪心自问,从小学念书到现在,学习之后,时常复习,你觉得高兴吗?

难道是孔子说错了?还是我们读错书误会孔子了?

《先秦儒家哲学——傅佩荣的哲学课》一书,将带领我们认识不同的儒学。

1 秦始皇之后儒家思想就失传了

本书是由傅佩荣老师在台湾大学讲授“先秦儒家哲学”课整理而成,全书从哲学视角探索儒家思想。

开篇,傅老师将儒家思想定义为“先秦儒家哲学”,是因为通过运用哲学分析法,傅老师研究得出“儒家思想与帝王专制在本质上不能相合。从秦始皇开始,便有了帝王专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这让真正的儒家不复存在。”

或许,你会问,秦汉之后,帝王不都是采用儒家来治理天下吗?

傅佩荣老师进一步解析到:董仲舒向汉武帝献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是阳儒阴法。他把儒家转化为统治的方法,表面上打着儒家的招牌,背地里使用法家的手段。

真正的儒家,最强调修身,然而历代帝王官员,真正修身的有多少?

要修身、守规矩,这是讲给老百姓听的。这是法家思想的核心,为了尊君卑臣、巩固政权。

图片来自网络

2 荀子并非儒家

紧接着,傅老师指出,荀子并非儒家。

首先,傅老师从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孟子是孔子的继续,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

其次,傅老师对孟子与荀子关于性善、性恶的论述,进行研究,指出在人性论角度,荀子与孔孟分道扬镳,另辟蹊径。

并举例说明,荀子对孟子“性本善”的批判如同哲学上的“稻草人谬误”。做一个稻草人,上面写着“孟子”,然后向他射箭,但人性本善并不是孟子说的。

《孟子•告子上》第二章中有“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下是水的“向”而非水的“性”。孟子用水向下流,比喻人向善走。所以,把孟子的意思说成人性本善,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最后,作者指出在对天的概念上,荀子与孔孟截然不同。孔孟的天是超级主宰,而荀子的天则指自然界,概念完全被转换了。

谭嗣同也曾说:中国两千年的政治都是秦政,中国两千年的学问都是荀学,没有孔孟。

荀子自称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却教出两个法家的学生,一个是李斯,帮秦始皇打天下;一个是韩非,法家的首席代表。如果是真正的儒家,怎么会教出两个法家的人物?这是荀子的问题,而非孔孟的问题。

3 朱熹注解有误

现在回到文章开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既然学习之后,时常复习,我们也不觉得高兴,那是怎么回事?是孔子错了?还是我们读错了书?

傅佩荣老师指出,当然是书读错了,因为我们读的是朱熹的书。

问题的关键在“时”字上,它在《论语》中出现了11次,完全不作“时常”解。

《论语》中的“时”只有两种用法:一是代表季节;二是代表适当的时候。例如“不时,不食”,不是适当的时候,不吃;“使民以时”要老百姓服劳役,要找适当的时候。

因此,孔子的意思很简单——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认真实践,不也觉得高兴吗?

这是《论语》的第一章,朱熹的解释就有误。

不仅如此,傅老师还在书中列举出其它例子进一步论证。

最后,傅佩荣老师着重强调,我们在学习儒家的时候,不要认定朱熹就是正统。如果不是元朝皇庆二年把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列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没有六百多年的帝王专制,通过科举考试笼络读书人的思想,会有朱熹这个正统吗?现在不是帝王专制时代了,何必在乎朱熹?

学习先秦儒家哲学,要用理性的心态,回到《论语》去了解孔子。

图片来自网络

4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不要辜负了这个学习的好时代

全书除了对儒家产生的背景、人物等进行论述外,还分别对《论语》《孟子》《荀子》《易经》《周易》《大学》《中庸》等进行了重点解读。

一个“仁”字概括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一个“真诚”彰显其内涵,人之性是真诚而向善,人之道是择善而固执,人之成是止于至善。

学习儒家可以明白从政治、教育到人生理想等各方面的道理。

傅佩荣老师亲身体验,研究儒家几十年,发现孔子、孟子的话都合乎人的理性,让人心悦诚服。

王阳明曾感叹,“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抛开自己家里无尽的宝贝,而像乞丐一样盲目外求,那该有多可惜呀!

儒家思想就是我们的宝藏,其中的智慧不仅影响了万千中华儿女,也被许多国外学者研究推广。雅斯贝尔斯将孔子列为四大圣哲,与苏格拉底、释迦牟尼、耶稣并列。《影响人类的一百个人》中,孔子位列第五位。

现在摆脱了帝王专制,正是学习儒家哲学千载难逢的机会。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每个人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奔跑,是时候静下来,回归经典,挖掘宝藏,修身养性了。

《先秦儒家哲学——傅佩荣哲学课》从另一个视角为我们打开了儒家哲学的大门,你可以赞同也可以批判,重要的是,傅老师通过实例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哲学思辨。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有一个原则要去遵循,那就是用自己的理性去追求真理。

不要辜负了这个学习儒家的好时代,行动起来才是离真理最近的地方,回归原著才是对自己的负责,读下去到实践中检验,真理的大门必将会为你我打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