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入园小记

2020-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他乡明月

桐桐八月中去了幼儿园,这不是她第一次进幼儿园,介于上次的入园经验,这次我挑园的时候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希望幼儿园尽量灵活一点,前面几天如果有需要最好可以让妈妈进去陪伴,中午她不想睡觉可以接出来带她去玩,(第一条是刚需,第二条后来进行了一个星期等她适应了我就没有去了)

入园第一天我在里面陪了10分钟

第二天送到教室门口自己进去,回来时候老师反馈说已经有了一起玩的好伙伴

入园后一直很开心,每天回来就会对我说还想去幼儿园,说”所有的幼儿园我都要去”,来表达她对幼儿园的喜爱。

两个多星期后情况出现变化,开始粘妈妈,不让妈妈离开,经过她园长同意我连着两天,每天进去陪她半个小时,我离开的时候她还是会拉着不让我走,可是离开后情绪也能很快平复下来,我当时第一个反应是怕她在幼儿园遇到不顺心的事,后来和她沟通后确定只是因为舍不得离开妈妈,还好这种情况只持续了几天,也没有出现大的哭闹,而且每次放学也都非常开心

入园的事情目前还是进行的比较顺利的

只有一点曾让我头疼过,就是早上必须让妈妈送!

妈妈上班,爸爸单独带可以

爸爸接放学可以

晚上也会粘着让爸爸哄睡

可是上学的时候

爸爸和妈妈一起送可以

爸爸单独送不可以,一定会哭闹着要妈妈跟

没有特别原因,就是想让妈妈送

送到幼儿园很开心的头也不回的进去,一天不哭不闹,回来也很开心

唯独送的过程必须有妈妈参与

我前段时间上班比较忙,早上就想多睡会,晚点出门,跟着送去学校就必须早出门,每天赶场子一样生活过得非常紧张

这块真的是让我和她爸有点抓狂

直到后来一件事情的发生

入园后一直是桐桐爸爸接孩子放学,我先生是怕麻烦的人,那天脾气急躁上来就唠叨说下个学期给桐桐换个近点的幼儿园接送方便,当天晚上桐桐的老师就给我反映说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一天都不吃饭,情绪也很郁闷,我吓得赶紧问桐桐,才知道是因为听爸爸说要给她换幼儿园有了心里压力,她不想离开这个幼儿园,换学校对她讲是她不能接受的事情,当然,后来先生也没再提这个事

后来有一次,在我被必须每天早起送孩子搞的异常疲惫的情况下,我对桐桐说,以后必须爸爸送,要不然就换学校,换一个近点的比如小区的幼儿园,当然,我知道自己并不会真的那样做,我那时只是希望桐桐这次可以妥协让妈妈有个喘息的机会,我让桐桐选

桐桐思考了一下,说,“换幼儿园,但是必须妈妈送”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顿时觉得自己该重新评估这个问题

妈妈送,对孩子竟然这么重要!

桐桐三岁前都是我在带,我们一直两地的跑,她对妈妈感情上非常依赖

入园的短暂分离会加速这种依赖,入园也意味着自己需要完全独立的适应未知的一天,虽然有前一天快乐的积累做铺垫,可是对于未知的东西,要去独自面对,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讲也是需要储蓄力量,或许,最爱的母亲只是在路上的陪伴也可以让她很好的完成这一个又一个的心理过度,或许还有其他的因素

后来每天,无论我再累也都会起来送桐桐上学,目送她进了幼儿园大门后,头也不回快乐走上楼梯的小身影渐行渐远

孩子的心理满足就是这么简单

就这样坚持做了一段时间,终于,上个星期有两天,在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桐桐和妈妈拥抱告别,桐桐终于自己一个人跟着爸爸开心的去了幼儿园

从妈妈需要进教室陪伴,到妈妈不用进去可是必须送到教室门口,到妈妈只需送到学校门口,到在家里和妈妈道别自己和爸爸去学校

桐桐这一路都基本没有哭闹,很顺利的完成了整个过程

现在的桐桐,老师评语: ”社交互动很好,好自己的几个好朋友,群体活动参加的也很好,在学校很活跃,上课能够主动发言”

没什么能比看到孩子自发的成长更让父母内心欣喜的

或许未来成长还有周折,我会一直给你陪伴,静待花开!

P.S

顺便说一下桐桐第一次的入园情况

应新加坡政府的要求,我们每年都需要回去居住一定的时间,

桐桐一岁多回去时,有几个小伙伴一起玩,她每天都很开心

两岁回去情况就不一样了

新加坡孩子1.5岁大多都入园了,加上国情以及居住环境的完全不同,我们失去了很多和固定小伙伴们玩的机会,家里人少,固定接触的人少,原本开朗爱笑爱热闹的孩子突然就变了一个人,家里来人会吓得大哭,甚至躲在房间不敢出来

这不是她第一次因为搬家出现行为倒退,桐桐出生七个月第一次回国,出生时就在身边的外公外婆回到了西安,从夏天来到陌生的冬天,以及所处环境的突然转变,我到现在还忘不了孩子第一天回国时眼中的惶恐,一个晚上醒来12次,片刻不离妈妈身,放床上一秒钟换衣服也不行,

为了让她恢复安全感,我那时真是用了洪荒之力,两个星期瘦了8斤,所幸努力没有白费,两个多月后桐桐就彻底摆脱了分离焦虑

身边有几个朋友孩子也有过类似情况,

乌克兰来的大卫一岁时来台州,大卫妈妈前半年没有在家做过饭,因为“大卫全天都需要妈妈抱着“,新加坡的孩子果果,两岁时搬到新加坡和爸爸团聚,她妈妈的话“在游乐场看到任何一个陌生人过来都会吓得大哭”

我是学心理学的,也有童年频繁搬家的经历,所以特别能够理解桐桐每次搬家后出现的各种行为倒退

英语里有个词语叫做sleeping blanket,强调的就是陪伴孩子最多,最密切的物件睡毯,随时能对婴幼儿不良情绪的安抚,所起到巨大作用

所以可想而知,产生依赖的物的环境和人的环境的频繁巨大变化带给孩子的内心挫折感会有多大

后来我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大人朋友的聚会,也邀请朋友到家里,情况逐渐得到了改善,家里来大人,她会主动和人家玩,可是偶尔约到小朋友一起,就会一直拘谨的黏在我身上各种哭闹不下来,人家走后她又说见到小朋友很开心

孩子性格慢热,社交欲望强烈,同时缺乏和同龄孩子的社交经验,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最终决定送桐桐去幼儿园,那时桐桐刚刚两岁四个月

新加坡幼儿园前三天家长可以陪伴孩子,而且园长建议最好能够陪伴,给孩子一个心理过度,同时也可以减轻老师压力

我感觉这三天的陪伴对桐桐更快第一层破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尽量利用这三天来给她和小朋友们搭建关系,和她们玩一些团体游戏,比如几个小手放一起做一个汉堡包,有了肢体的接触明显能感觉到孩子能比较放松下来,小眼神里都是激动

后来桐桐在新加坡幼儿园上了四个多月的半天班,

四个月里,有过各种哭闹,委屈,可总体还是喜欢幼儿园的,因为,她太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了,只是一直在问“为什么妈妈不能去幼儿园”

老师对她的评语,很少和小朋友互动,拒绝和小朋友拉手,大家做群体游戏她就一个人在旁边观察,怎么叫都不愿意过去,(后来她告诉我是因为有个爱打人的孩子在那里她不敢过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三个月,我通过她老师各种间接想帮她,我们回国前两个星期才开始愿意参加群体游戏

我知道最好的情况当然是在妈妈陪伴下让她积累社交经验,而当时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有限的精力只能让我各种齐头并进,一边是精细运动和大运动以及阅读力的飞跃,一边是缓慢进行中的社交能力,经常感觉“同时牵着蜗牛和骏马在散步”,

入园四个多月,有过各种哭闹,可是还是喜欢幼儿园的,后来回国后征得孩子同意,我们临时决定留下来时,我告诉桐桐要给她办新加坡幼儿园退学,孩子难过的久久的趴在沙发上

有人说“这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也难免会做伤害自己孩子的事情”

写完这篇,回过头发现这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有过感动,有过纠结和崩溃,这中间我们的喜怒哀乐比身边的人多了很多,尽管我一直在尽量做一个好母亲,到现在我也不能说自己可以达标,很多时候我只能陪着她一起破茧,庆幸的是在最难做决定的很多时刻我都坚持下来没有选择逼迫孩子做超出她当时能力范围的事情

我了解,孩子成长速度都不一样,有些属于能力可以完成却不愿做,这种可以借用外力规范行为轨道,

有些则是暂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强求反而会适得其反

我的孩子,敏感,情感细腻多思,善良,自尊心强,慢热,她的很多情感即使没有表达出来我也能够了解缘由,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不同,而我只想她能够有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对于成长,没有固定的公式,幼儿园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孩子初期萌发的社交欲望,以及维护社会前进的产物,从人性的角度,几岁可以入园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然而人终究是社会的产物,所以新加坡人会觉得1.5入园很正常,中国人都会觉得三岁送全天跟着学知识很正常,然而从孩子角度看,最好最健康的养育一定是童年和亲密养育者的陪伴下完成的各种成长,包括社交

就算幼儿教育全世界做的最好的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所有的幼儿教育理念的核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父母的陪伴下成长

愿我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愿天下每一个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