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 | 你会不会时常端出“家长”架子?
前天, 陪女儿去上舞蹈课。我在家长休息室里看书,一对姗姗来迟的母女引起了在场很多家长的注意。女儿一直哭哭啼啼,妈妈也是没好气在一旁厉害到:“不想上课就回去。” 原来女儿因为不想穿统一的白色丝袜闹情绪,她就喜欢自己身上黑色的厚丝袜。可是,妈妈觉得厚丝袜太热,不适合去跳舞。两人就这个问题僵持着。中间,妈妈有试图想和孩子理性沟通,可是语气态度却丝毫没有软下来的意思。女儿一言不发,一直抽泣的状态再次激怒了妈妈。妈妈企图转身离开来吓唬她,可是女儿丝毫不买单,只是跟在后面,哭声更大了。周围的家长都纷纷劝说,让孩子先进去上课。可是妈妈却始终没有发话。旁边,一个熟人试着想逗逗小姑娘,可是女儿也是没有什么回应,熟人只能和这位妈妈聊了起来缓解尴尬。
事后,我和闺蜜们聊起这件事。大家似乎都有过类似体验,孩子也会因为类似的事情受过委屈,甚至受过不同程度地皮肉之苦。其实,事后反思,这样类似事件是我们家长太过强势了。虽然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怕他们受热或是受凉,摔倒了或者受伤了,但是我们作为大人对事情的预判能力是孩子不能体会到的。反而,我们的这类预判直接干预了他们更多生活体验的机会。当然,很多家长会疑惑,难道我们明明知道山有虎,还要让孩子向虎山行吗?显然, 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像类似上述的例子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穿着厚裤袜进去跳舞,如果真的大汗淋漓,厚裤子自然会让她很不舒服。她有了经验,下次基本就不会再穿了。法国的弗雷内教学法也是鼓励孩子从错误中学习,从经验教训中进步。我们作为家长是要学会引导,而不是端着家长架子发号施令。一旦,我们养成了一种与孩子之间一言不合就高高在上的习惯,弊大于利。我们会因为家长架子而不知道如何沟通,因为情绪失控而对孩子言语伤害甚至身体伤害,也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关系,顾忌面子而将事态发展的更严重。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包括语言,行为包括态度都会被孩子来模仿。这样的结果相信我们都不愿意看到。
所以,放下家长的架子。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与孩子之间也一样。他们从出生,特别是2岁左右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他们的思想、行为更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得到我们的揣摩。我们与他们之间的沟通,是理性的,是和颜悦色的。而不是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胜利的拉锯战。很多时候,一个拥抱,一个轻吻,一个思路清晰的解释,一个多项选择的预判。只要我们做到了,告诉他们了,他们都会欣然接受的,只是他们接受的时间点不同。可能是事发前,也可能事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