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家庭觉醒》之第2章

2022-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橘子的笔记本
只有当我们把对孩子“应该”成为什么人的幻想,与孩子真实的自己区分开来时,我们才能公正地对待他们最原始的“真我”,并且不断改进我们的教育方式,好让他们的“真我”发热发光。

关于看电视

我以前的做法是,看电视超时,我会提醒2到3次,如果孩子没有主动关掉,我会拔线。

但,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让他们的行为有所改善,他反而等着我拔线,抓紧看到最后一秒。

有天,我说:“以后,妈妈不拔线了,希望你能自己关掉。”

当又遇到他没有主动关掉电视时,我走到电视机旁,他说:“说好了不拔线的。”

我:“我不拔你自己关吧!”

不到一分钟,他自己关掉了电视,尽管有点恋恋不舍。

由此,我想到了,当主动权交给孩子的时候,他才能,找到属于自己权利。

反思

小时候看电视,没有人督促我,我会自觉写完作业再看电视。我希望,孩子也像我小时候一样,不需要约束。

但,他不是。

所以,我采取的行动,只是在控制他。

于是,我又换了一种方法去相信他,相信他能做到。

总结

因为儿时的经历,让我以为“就应该是……”,理所当然的控制他,这只是“自我”的表现。

当我承诺,以后不拔电视线,你自己关。

他可以感受到两点,

第一点 尊重,

第二点 掌控电视的所有权。

从被动的要求孩子做什么,到他主动的去做,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他会越来越能控制自己。

写在最后

孩子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不是突然的顿悟,而是隐藏在日常中最平凡的事情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