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B计划,如何构筑职场优势
35岁中年危机成了近几年的热门话题。
同时也不断的有各类新闻爆出一些公司对35岁以上员工裁员。
我也处于这一分水岭,近两年对自己职业发展方向也感到了焦虑。
毕业至今基本1-2年升职一次,最近一次升职是在3年前,超过了以前的周期。
并且未来升职的预期也不高,感觉自己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为此在去年参加过一次古典老师的课程《个人战略 — 商业价值重塑》。
通过课程的学习,梳理出了个人未来发展规划与路径,但并没有很好的去执行。
简单来说,是因为自己很难跨出当前的舒适区。
1
曾经我的A计划就是在这家公司一直干下去,没想过其他的发展路径。
就跟高速公路收费员一样,在一根平稳的轨道上平缓发展,没有大的颠簸和风浪。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服务的公司可能会倒闭,自己从事的职业可能会消失。
各类职业在现今的快速发展下正面临淘汰和更新换代。
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点,依附在公司这条线上,并最终附着于行业这一面。
当一个行业在下行,公司就会面临倒闭,个人再努力,命运也会决定他终将无法在此继续。
今年甲骨文中国的裁员风波,便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2
前些日子,一位离职很久的同事给我电话,让帮忙做一下职业证明。
原本以为他是准备又换新工作了,但聊了一会才知道,原来他只是想确认一下自己目前是否有竞争优势,同时确认一下目前自己的能力在外面能拿到多少薪水。
他通过定期进行一些应聘,一方面是给自己一些压力,以保持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断探索和观察发展的方向。
这是一个很靠谱的做法,说明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心里有数,也有相应的B计划。
世界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剧烈,行业和企业的变数会直接影响我们职业发展,拥有可以跨公司、跨行业的能力,是确保自己能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3
昨天的文章我们一辈子,过上体面的生活需要多少钱,实际也有提到类似的问题。
我们一生能赚多少钱?常常我们是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的。
如今,大部分人的身价被低估了(500米比价、看不到趋势、限制性信念、不会自我包装)
-
很少跟高价值的人比价(大部分时候只跟身边人比价)
-
有时候价值不一定跟能力有关,跟站位、行业、趋势都有很大关系
-
看不到好趋势,只看到方圆五公里
-
好趋势上,能获得3-5年持续增值
-
转行会不会不好啊?
我有这个能力么?
要不要学管理?
要不要学专业?
- 被困在原地
-
不懂自我包装
这些问题导致了我们个人发展战略的迷茫,A计划不清晰,B计划也无从谈起。
4
如果将个人当成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真正价值在哪里,客户是谁,能否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什么样的业务能让这家公司基业长青?做个人战略规划实际跟企业一样。
下面的4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做好个人发展战略。
1、研究行业,研究行业职业路径和发展路线
-
趋势,识别上升行业
-
盯需求、做稀缺
-
找到核心竞争力
2、人物对标,学高手、找路径
-
清晰自己的职业赛道
-
找准对标人物,得出能力图谱
-
找到自己的最优路径
3、发展路书,做方案、定计划
-
路径规划
-
执行方案
-
落地计划
4、个人品牌,做品牌、找机会
-
个人品牌重塑
-
个人成就
-
一句话自我介绍
5
为什么总觉得计划定了又改,反复无常,或者无法定出计划?
计划的前提是目标,如果目标无法确定,计划实际是一纸空谈。
这里介绍一个古典老师的“车、日、路”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制定目标和计划:
1、日,代表目标。
2、车、代表我们自己以及资源。
3、路,代表达到目标的路径。
先有人生目标,才有人生计划,我们的人生A计划是走山路到达目标,那么B计划可能就是走水路。
在实现过程中,会有很多反复和试错,只要抱持那个目标不动摇,总归我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因为没有好好的思考过,所以这篇文章写的很生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