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四合院
文/醉里伴花眠
在这个以人的社会标签来论成功与否的时代,傻柱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并不讨喜的小人物。因为,一,他没有社会地位,只是食堂的一个厨子。二,他不求上进,没有野心,安于现状,只想当个快乐的厨子。三,他性情直爽,经常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得罪人而不自知。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却用仗义和行动温暖了四合院邻居和观众们的心,这不得不说是剧本作者对人物塑造的点睛之笔。
如果把人归为好人和坏人之分,傻柱无疑是好人之列,许大茂无疑是坏人之列。许大茂善于算计,心胸狭窄,锱铢必较,睚眦必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反观傻柱,傻柱经常从食堂带来吃的接济孤儿寡妇一家。无论是院里的老人们谁家有事,傻柱总是第一个出头,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谁家的子女不孝顺,傻柱总是仗义执言,骂他个语不惊人死不休,骂他个狗血喷头。这样得罪人的事情,傻柱是逢事必管,不计后果。“好人”这个称谓傻柱当之无愧!
但是,当许大茂做出损坏傻柱利益之事的时候,傻柱没有选择沉默,息事宁人,而是坚决的怼上去,一次,二次,三次地把许大茂治得服服贴贴,让许大茂看到他就溜着墙角走,除了背地里搞点小人的动作,拿他一点辙也没有。弱者爱,仗势欺人者恨,这样是非分明,有原则有立场的傻柱,才是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他对生活知足常乐,做人恩怨分明,有立场有原则,对弱者施以援手,却从不助长恶之风的蔓延,令恶人闻风丧胆。这样的人,比社会上诗书理义皆通却只做损人利已之事的一些人要更高尚更令人佩服。
孔子讲“仁” 、孟子讲“义”、 荀子讲“礼”、老子讲"中庸之道"。其实都是圣人在告诫我们要重视自已行为中的“规”。剧中的人物傻柱没有多高的学历,没有多么显赫的社会地位,却把“仁”、“义“、“礼”、“孝”发挥的淋漓尽致,可见智慧完全来源于生活,修德完全来源于事上练。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规范自已的行为,比任何励志书籍,洗脑鸡汤更要来得实在。
而傻柱对飞来横财的淡然处之,同样亦突出了这个人物的有情有义,有始有终。傻柱俩口子对四合院中三家老人的真心付出,贴心照顾,打脸了四合院老人们的孩子们。有儿有女,一定是幸福的,但是必须是建立在家和的基础上。儿女不尽孝道,攻于心计,只是打着自已的小九九的四合院的老人们未必是不幸福的,因为,他们有和他们亲如一家,不是自已的孩子却胜过自已亲生的孩子的傻柱俩口子。剧本作者的用意非常明显,意在宣扬生活在这个高度文明的时代的我们最应该反省的东西,那就是活着的意义,亲情,真情重要,还是其它人为附加的东西重要?
同时,拥有大智慧的傻柱亦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人跟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和为贵"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还是少点怨憎会,多点理解,多点换位思考。唯如此,社会才能和谐,家庭才能幸福,不良风气才会消失殆尽!因为,“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不论你伤害谁,从长远来看,你都是在伤害你自己,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凡是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这是历来最伟大的教诲。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那个真正接收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同理,当你给予他人,当你为别人付出,那个真正获利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给别人的,其实是给自己 。”剧中人物许大茂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机关算尽,到头来不过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之所以偶尔会喜欢追下年代剧,生活剧,那是因为,这些透着浓浓的人情味原汁原味的小人物的故事,才是平常人家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它令观众在随着人物哭着,笑着的同时,亦悟出了生命的本质,活着的意义!
如果说生命的本质是苦,那么一颗乐观面对的心,足以点亮生命中每一片阴晦的天空!
如果说人的结局注定是孤独,那么一颗懂得感恩懂得付出的心,足以温暖每一段孤寂的人生旅途!
文字皆属本人原创,谢绝转载。多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