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青春的不是北京,而是你没有闯荡的心
关于北京,在我这里它是一个梦想的代名词。它曾让我明白自己太过于天真,却也告诉我这一切还有很多可能,虽然这可能中间必定包含着:窘迫、迷茫、心酸,可能我们只是想让自己的野心有迹可循而不是无处安放。
北京的日出日落也别有风味前几天的人民日报推送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也上了今日头条。
在文章开头是这样描述的:“在去留北京的讨论中,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有一个预设,那就是留在北京市顺理成章的,离开北京市被迫无奈的。这种北京宿命论的思维模式,让活在北京的人身负重担,让离开的人显得无比悲壮。”
这次是第三次看这篇文章,可是每一次看都会让我有新的感受,所以今天想把自己幼稚的想法和大家谈谈。
我身边太多的人走向了既定的生活模式,从此人生变成了一种单项选择。那些初高中辍学的同学,纷纷在家长的撮合下相亲结婚生子,我在朋友圈看她们的老公和孩子,一边感叹自己还没毕业,事业和爱情是他乡未知。那些毕业的学姐,看着他们在考各种编制之后成功的找了份稳定的工作,不变得是头顶的蓝天和重复的工作。
在看完这几个人的故事之后,自己的身边也有几个北京的真实故事,我听她们的故事,看她们眼中的动容,心疼她们的心酸,却也佩服她们的勇敢。
前一阵班级的一位隶属学霸界的同学回来,带来了属于她的北京故事,她走的这条北京路,羡慕了我们,却辛苦了她自己。
她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女同学,兴趣广泛而且多才多艺,原本在我们的想象中本是应继续考研的准户却在一下校招中拿到了年薪10万的offer,而后走上了北京的路,我们惊讶她超强的能力,普通二种的应届生在各种985、211高材生中杀出重围,却不曾想过,在北京的这两个月她竟然是这样的高强高压。
在北京工作的这几个月,她最早一次回到家之半夜12点之前。加班到凌晨是常态,不规律的作息时间,高压高强的工作环境使她体重暴增20斤,她说有时候下班走出公司就好想直奔火车站回家。最近她休假回到学校,一边整理论文一边复习事业编,有可能就放弃我们眼中灼人的年薪10万的工作。最后她说想赚钱就去北京。
我认识这样一个漂亮姐姐,肤白貌美还是大长腿,在我眼中就是那种很有能力得人。可我听说她前一段时间辞职了,花3万块报考一个考事业编的培训班,备战春季的考试,除了惊讶还是惊讶。在一次聊天中她说之所以辞职是因为工作不稳定,没有保障,不像事业单位那种。本来辞职还打算去北京,但家中妈妈不同意了,现在想着考个本地的事业编,找个当地的男朋友也挺好。
姐姐也说,人得折腾起来,要不混着多没劲啊,后来她说起了当年她北漂的故事。
大部分的人都有一个理想主义的梦,在大城市的努力生长,可它却从未允许你扎根入土,所以很多人爱它,却也有很多人恨它。
姐姐是12年去北京,刚来到这寸土寸金的北京城那年工资才2400一个月,自己租房自己吃饭,姐姐有能力也争气,第二年的工资就年薪10万多,但一个女孩子每天风吹日晒得跑业务,这世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受过的苦,走过的路只有自己最清楚。后来,她从北京回来,这一回来就没再去过,姐姐也感慨如果当初一直在北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一个人的北京也是患有城市孤独症北京是包容,是多机会的,但北京的工资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容易赚的,姐姐的哥哥在北京月薪三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开始的几个月就都没有休息过,姐姐的一个同事,88年的一个姑娘,下午就生孩子了,上午还在一直打电话给客户解决问题。在北京,都是在拿命赚钱。
她们可能都是北京的外省逃离者。
但房价是天价的北京,地铁拥挤到爆的北京,容忍度无限大的北京,充满才华和机遇的北京,它依然是那些外来者的梦想孵化器。
所以也有一群人,住在北京的合租屋,躲在北京的地下室,挤着北京的地铁,吸着全国指数最高的雾霾,仰望着繁华的CBD,偶尔眼睛突然朦胧,美的竟然这样不真实。
我们无法解释情怀到底是怎样的东西,会让你走在北京的路看见某一个情境就痛哭流涕,我们也不能向人讲述自己的梦想到底为何物,看着她们结婚生子自己一个人一座城有时还委屈的要死。
而其实真正促使你走出去的,是因为你需要的不是一个安乐窝,而是北上广那样的天空,只有在天空中飞翔时,你才能时刻记得自己是有双会飞的翅膀。
有人留恋它,有人逃离它,有人注定不属于它,所以有人会说对于那群外省的入京者,可能在这里奋斗一辈子却也还是一线城市的二线青年,而作为少部分的幻想主义者,期盼着在一线城市中做二线青年过着三线城市的生活。
也许,“压垮青春的不是北京,而是你没有闯荡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