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共读 |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
想要保持阅读清醒的方法,就是为阅读设定目标。当你知道阅读是让我们获得成长,有可能是心灵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就可以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保持努力的状态。
为什么说是状态?因为他是一个进行时。越努力,也会越幸运。哪怕在短期内没有获得幸运,在将来也会因为你的努力而获得。
作为一名有自我要求的读者,就是要明确阅读的目的,是单纯为取乐、好奇心?还是为了获得理解力的提高?
一
主动阅读的基础
包括了四个基本问题,作为一名阅读者来说,阅读的能力可以用任何的书、文章和广告商。学会提问,但是需要学着自己寻找答案,不然就变成了孩子的十万个问什么?久而久之把提问和寻找答案养成一种习惯。
当我们拿到一本书的时候要首先问自己4个问题:整部书在讲什么?细节在讲什么?里面的道理都正确吗?全部都正确,还是只有部分正确。书和你有什么关系,他是给到了你咨询?还是给你了启发?让你通过了解作者的意图,形成了建议和意见。
这让我想到昨天伙伴们的心得,原来自己很喜欢阅读,但通过第四章的检视阅读,才知道原来可以通过系统阅读和粗浅阅读更快的获得对整本书的大致信息。在以后的阅读中遇到难懂的书就可以用粗浅阅读的方式,从头到尾的进行阅读,带走看懂的,不懂的内容放在第二次和第三次阅读中。还有很多伙伴从阅读中有了体会和感受,而且发现在其他领域也可以运用。这样读书的效能就很高,从知识的学习,转化,到了运用层面。
这是伙伴们得到的启发,还有运用哦。
二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当你读出言外之意的时候,你的收获会远远大于书本上的内容;当你付费购买一本书的时候,你只是从形式上拥有了这本书;但真正的拥有就是要让这本书,需要让她成为你的一部分或者和你的事情发生联系,而且要写下来。
我们可以通过笔记的形式,保持头脑的清醒。当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阅读作者的思想。这个过程就是你和作者在对话,原则上作者肯定要比知道的多一点点,不然这书也就不用读了。
对话双向的沟通,需要提出问题。给自己提出问题或者是给老师提出问题,表达我们相同或者是相异的观点。在书上做笔记,可以采用:单线、双线、重点符号、编号、页码、圈出关键字、空白处做笔记。
我们仔细读的时候就就可以发现,思维导图中一级分支的双线、二级知识点的单线和小图标,其实就是把笔记的方式做了一个有效的组合。
三
三种做笔记的方式
结构笔记,按照全书目录章节画出的思维导图笔记。我们回顾一下第一天看到的全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讲了读书的四个层次和三种读书笔记的方式,包括4个部分,共21张。当你能回忆起这个内容,就说明基本完成了基础阅读。
概念笔记,主要针对比较长和难懂的书,掌握主题就是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概念,随着你的深入了解,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体系。
辩证笔记,就是为完成同一主题,阅读不同的书。为形成一个主题,创造一个讨论的主题和情景,并最终用一张纸记录下来。
四
培养阅读技巧
技巧就是通过练习,熟能生巧并形成习惯,就是你的第二天性,好像你与生俱来一样。
我们在学习驾驶的时候,都是从知识学习,到倒库,到边位停车,到上路行驶的。一开始学车的时候,教练都会再三强调:动车前注意“灯档号刹”。作为新手驾车,开车前还会在脑子里默念教练的话,想一想动作。而随着驾驶技术的熟练,起步前的动作,根本不用思考,一气呵成。
这就是由技能形成的习惯,当你的动作有意识层面,到了潜意识层面,好像与生俱来的能力一样。
五
由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
复杂的技巧,只要我们学会了一种,就可以融会贯通,迁移到其他的活动中去。
各种活动的规则多样,我们需要养成习惯的多样性。首先做分解动作:压缩任务、连接任务、完成动作。当大脑掌了这一系列动作,有动作分离,到不分离,再到融为一体。加上你聚焦于目标的注意力,就可以养成习惯了。
对于阅读的人而言,阅读是一种心智的活动。我们通过训练:按照阅读的层次进行阅读,按照提炼关键词,思维导图梳理逻辑,形成系统的方式来阅读。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技巧核能力,而且会越来越好。
优秀导图欣赏
@冰凌
在淘宝网买的书今天终于到了,今天尝试不听音频课只看书来提炼关键字……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推敲部分字花费时间长,最后一个分支不知道怎么写好,最后在微信上参考同学和老师的后再消化一次写下来,看来阅读理解能力不够……今天文字多,舍弃马克笔,改用细彩笔勾线条,但是布局不太好,分支之间的间隙不均匀…下次改进
丽芳老师:很棒的作品,如果能按分支颜色来写字的话,结构化的视觉效果跟好。很赞的作品呢。
@韦秋萍
学习的辛苦学习的累还没有进步就是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没有掌握好。之前不管是听课还是看书经常听完或看完总结不出看到了些什么内容,跟自己有什么联系,都是因为不知道问问题,不知道问什么样的问题。这一章主要跟我们介绍了主动阅读的四个基本常问问题,如何让一本书属于你关键要写出来,记笔记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方法换不同的笔记方法,练习阅读步骤熟练之后再整合精深,不要跳跃和省略步骤。
丽芳老师:很好的感受,文章的内容变成自己的故事或一部分,才能记得住和帮助我们成长哦。
@夏沐
感悟:提取关键词有点纠结 但还是按照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尝试提取。突然在想是不是为画导图而画导图,但是画导图的过程确实对文章理解的更好更透彻。以前看书不习惯在书上画,后来看书一定要拿只笔,写写画画~
丽芳老师:画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是把信息重新梳理,形成系统的过程,所以你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作品很棒哦。
@虫虫花
(5/21)打卡感悟:今天学习了【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感触颇深。原来我之前的所有阅读,都不能称之为阅读。读前,我不会提问;读中,我不会做笔记;读后,我不会融会贯通。真正应该自省了,学习中,琢磨中......另:今天的导图,由于开小差,把第三主干支下面的分支画错,很遗憾,一定要集中专注力。导图布局上还有待提高。谢谢老师的引导,让我能坚持到第五天,加油!
丽芳老师:专注于目标,专心于过程,结果一定会很棒!你的成长不需要理由,只需要看准了就去做。
@猪猪
今天的收获,习惯!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足为惧”,这个词我喜欢[微笑],没有做怎么知道做不成,先投降了你就突破不了了,有时候坚持一下就过去了,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熟能生巧,多多练习,习惯成自然。希望在一段时间以后我做思维导图笔记的速度能快很多。
丽芳老师:相信坚持的力量,越努力越幸运。
@朱洪利
今天在做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关键词提炼时,感觉到了难受,冗长,怎么整理都不满意,参考了丽芳老师的笔记,那么清晰简洁,反应了自己的分析总结能力非常欠缺。
学习做一个好的阅读者并不容易,不但要培养好的阅读习惯,要照着规则不断地运作练习,还必须全神贯注,克服重重困难,阅读技巧才会越来越好。
丽芳老师:迅速找到重点,总结提炼,是不断强化训练的收获。加油
@徐琴
如何让自己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呢?核心是能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回答出问题。重点是了解阅读的许多规则,并经过不断地训练,最后融为自己的一个阅读习惯。
丽芳老师:你的总结很棒哦,若有所思的的中心图案是你内心的独白嘛?很赞的作品。
@生命之花
今天阅读第五章,本章关于如何成为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其中涉及:1.阅读时要多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效果会更好。2.如何内化书籍,特别提到要关注书中的言外之意,这需要读者结合自身知识和经验去思考。3.三种笔记,结构,概念和辩论笔记。我在这部分受到的启发最大---原来笔记也是要分类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要善于在书中做笔记!4. 阅读技巧的培养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熟练,直至成为自己的本能反应。5.如何把规则变成习惯,先分别练习各个规则的使用,再综合运用。
今天收获满满,读书的兴趣日渐浓厚。感谢丽芳老师的带读,感谢管理员们的知道,感谢伙伴们的共同成长!明日继续[奋斗][奋斗][奋斗][愉快]!
丽芳老师:中心图案很有意义哦,相信你是通过思考才得到的答案。谢谢你对我们的认可,明天直播见。
@爱笑的天使
在读这一章时,最大的感悟是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努力提出问题,尽最大可能回答问题。平时读书时,很多时候忽略的恰恰是提出问题,总是被动接受作者的思想,不加分析和吸收,慢慢就习惯了读“作者的书”,不再追问:这样说,有道理么?对你有什么启示呢?希望21天后自己有个改变。
丽芳老师:相信坚持的力量,你的努力会给你带来收获。作品很好,线条可以参考我的步骤图哦。
@小木耳
在阅读的时候如何保持清醒地将精神集中在书上,并成功地完成阅读目标。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阅读一本书应该像是自己与作者之间的对话,阅读是一种双向沟通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提出问题,并自己寻找答案。这个过程可以采用多姿多彩的做笔记方法,帮助我们阅读并养成习惯。要学习做一个很好的阅读者并不容易。但是只要依照规则运作,不断地练习养成习惯并掌握阅读技巧,相信有朝一日,我们会真正地爱上阅读的。
PS:今天认认真真地听取了老师的建议,看完书,听完课之后,写下了关键词笔记。感觉先记下关键词再画出导图可以让思路一次次地过滤,强化了记忆。今天的又一大收获。感谢老师!!
丽芳老师:很棒的开始,既然已经在路上,就痛快的飞奔在阅读的路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