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1

2023-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曾曾日上

1、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法学家的对错观(谁证据确凿谁的错)、经济学家的对错观(谁社会总成本低谁的错)、商人的对错观(真实人生是谁损失大谁的错)。要学会“课题分离”,解决人际关系烦恼时,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

2、判断损失发生后应该怪谁,就看谁因此损失大;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没用,改变不了结果,如果自己有所损失,只能怪自己,也唯有自己才能改变事情最终的结果,靠自己,自强者万强。

3、人性&道德&法律。人性,来自自私的基因;道德是为了群体的繁荣,最后促进个体的生存和繁衍,大家共同达成“社会契约”,道德常常是反人性的;法律是维护群体存在的道德底线。

4、人和人的差距来自于是否拥有智慧以及什么层次的智慧。人生的三层智慧:第一层是博弈(共赢和感激,一报还一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第二层是定力(一切围绕长期主义价值展开),第三层是选择(知道有的选,有勇气放弃)。想要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学习拥有智慧,需要知识,更需要智识。在工作和生活上亦是,选择做某件事情,凭借长期主义形成自己的定力,和这个世界重复博弈。拥有智慧,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5、每个人都得学点经济学知识,如何学?一是学李白也要学杜甫,而是给每个模型找个反例,三是记住每个理论都有前提。这样既能抽象于真实世界,也能还原于真实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