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8周
2月17日,我身体不适,跟阿尊开玩笑说要当一天皇太后,需要他的宠爱和照顾。
我上午躺着用暖宝宝热敷肚子,看头条消息,看奇葩说《能者多劳是不是个坑》《伴侣用心送的礼物特别丑,要不要告诉他》。一开始是冲着周冬雨去看的,后来确实也被这两个议题吸引。
看了周冬雨很多电影,挺喜欢她塑造的角色,她的个性率真单纯可爱。这个节目上,她穿得很可爱,配一个鸭舌帽子,小巧玲珑,同时显得很英气。几个老男人的调侃,尤其是薛教授对他抑制不住的喜爱,还有蔡康永的调侃,都很好玩。马东控场能力也很强,什么都能化解,轻松一句话既能热场也能救场。有时候挖坑,女神hold不住的时候,也有李诞或其他导师救场。薛教授代表着学院书呆子,经济学功底扎实,分享了很多经济学知识,但情商低,对娱乐圈了解得很少,导致也有很多这方面的笑点。蔡康永知识渊博,情感丰富,总是给大家带来丰富的知识和新颖独到的见解,李诞幽默搞笑风趣,却不乏深刻的见解(对能者多劳,要有一个好的心态),高晓松老师知识和阅历丰富,虽然长得有点不忍直视,但轻松中也有高层次的独到见解。四个男人一台戏,玩笑中也带给我们很多新认知,原来世间想法千奇百怪,这个节目让我对很多观点多了一些理解和包容。
能者多劳是个坑,因为用这句话欺骗着能者多干活,高层次的社会角度,进化应该带来好处,都能者了,怎么还需要多劳。但是,如果对工作的理解是,多做点工作是为了积累,为了不断提高,为了做更高阶的工作,那么就不怕多劳,这样才能成为能者。能者会不断去追求极限,变成更高阶的能者,然后用自己的能力去带动更多人,享受多劳。
个人感觉每个年龄段对这句话的理解都不一样,如果处在积累的年龄段,多劳才会成为能者,如果处在已经没有进步空间的阶段,多劳无非是一种消耗,这样就没有意义。大家都不希望多劳,但希望成为能者,更希望多得。
《伴侣用心送的礼物特别丑,要不要告诉他》。不告诉:生活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礼物更多是精神层面,更多是“礼”的意义,而不是“物”的意义,感受欣赏伴侣的用心更重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判断,没有必要较真美丑。告诉:伴侣相处要真诚,沟通磨合以便改进,深入了解对方,共同成长。无论是从送的角度还是收的角度,都希望告知,这样才有互动,才不是一个人在演戏,这样具体的例子更容易打动人。
阿尊的一天:
早饭:面条荷包蛋+炒莴笋,中午:疙瘩汤+青椒猪头肉+清炒黄瓜,晚饭:大米粥+酸辣土豆丝+炒小白菜+烤肠。这个男人很淡定的在家工作,在家做饭洗碗拖地,陪儿子做健身操,学习《掌控》,晚上看电影。工作生活学习育儿他切换得很自如,原来他很强大,只是平时我容易看到不好的方面,容易批评他,而且自己喜欢大包大揽,没有放心交给他。
孙子涵的一天:上午自己安排语文课英语课自主学习,下午数学课音乐课科学课自主学习,完成数学习题英语预习古诗默写,累了就看樊登小读者玩游戏健身,晚上看电影。
我只是把资料包发给他,适当提醒他运动喝水吃水果,其他什么也没做。
今日小细节反省……睡前跟他沟通,不要听睡前故事了,试着改成看书,免得影响睡眠。他问,如果试试不行怎么办。我说试完再说。睡前我把平板电脑放着充电,然后先躺下了,孙子涵准备上床,然后忍不住去摸电脑,自言自语说显示无法充电。我正在看头条一篇文章,心里很嫌他打扰到我了,同时猜测他想用电脑听睡前故事,但碍于我的“威严”不敢提。我就粗暴地让他睡觉,我来操作。然后他乖乖得躺下看书了。看了一会,他就要求关灯。结果从10点10分又翻滚到了10点半。许是白天精力没有花完,无论是运动还是任务都相对轻松,他没有释放完。反省:1.我应该在孩子各项事情安顿好躺下后,我再躺下。要不然我一旦躺下就彻底放松,不想被打扰了。2.第一次不能用平板听故事,我应该缓解他的情绪,温和地说:妈妈知道你还想听故事,一开始肯定有点不适应,但忍住试试,为了更好的入睡,故事可以换个白天时间听。
2月18日,7点半醒来,叫着阿尊准备一起尝试炸油条。7点45叫醒孙子涵,让他自行起床。我跟阿尊按百度准备好食材(和好面粉,结果匆忙中忘记放盐了,时间紧急面没发好),同时打上豆浆。我负责切面揉成条,阿尊下锅煎。虽然造型有点丑,出锅后尝了尝,口感不错。完美的豆浆油条早餐,新鲜的东西幸福感总是很强。
上午陪孩子安排好作业,然后看《复盘》写简书。中午尝试做好吃的回锅肉,外加小白菜,冬瓜,西红柿汤。父子俩吃得很嗨。
下午我专心工作,孙子涵自行写作业,山尊看书工作。
晚饭从简,云吞和水饺(第二次吃,一点都都不喜欢了)。
饭后,阿尊又准备开会。我和孙子涵自行活动。
今天的亮点,山尊列出个人好习惯,让我看出他要改变自己的决心,我感到很欣慰。
2月19日
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开学节奏,我7点起床,7点40叫醒他。
我按照百度用心做好了臊子面,孙子涵直呼好吃,阿尊辣得直挠头皮(想起大学他在四川吃辣的情景了,笑)。
上午我看《复盘》,写简书,提前煮上排骨。等到11点就开始做饭,做好丰盛的午餐,肉炒红萝卜,清炒太古菜,清炒黄瓜,清炒黄豆芽和冬瓜排骨汤。孙子涵8点外教晨读,9点10分久趣英语课,10点他自己要上学而思英语公开网课,11点开始做数学老师布置的数学题,11点半就累得没精力了,赶紧让他提前喝了碗排骨冬瓜汤。
阿尊12点回来,正好开饭。
饭后洗碗面膜午睡,1点40起来,陪孙子涵去小河边溜达会。(对一个8岁多的小男孩,在家闷了一周,不出门确实很闷啊,虽然一家三口跳健身操,但总归呼吸不到大自然的味道)。我们去河边看了腊梅,四株腊梅全开花了,香气扑鼻。然后沿着畅园溜达,孩子要求比赛跑步,我都拒绝了,只能溜达散步,整个人状态都有点萎缩,确实没力气,走了半小时,连孙子涵都说腿酸。
今日复盘~~~信息情绪思维场重现……信息:下午2点,休闲场所的长凳子上,我和孩子刚散步完,2点半有课。情绪:我急着回家,临时想起水平检测未提前做,孙子涵在路边凳子上放松的状态,突然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被我拉着进入答题。思维:我想让孩子感受英语体验课。孩子什么也不知道。
我的问题:昨晚上没有提前做水平测试,如果时间来不及,没有必要急着试听,不应该被外在广告人员牵着走。对于家庭安排,我过于随意,如果这是工作,我会提前预留时间,提前考虑存在问题并提前解决,让孩子有一个完美的体验课。测试前未了解有多少题,测试过程中未做好补救,比如给孩子解释,客观做就行,不用管结果,不会就猜,不要有压力。结束后,陷入自己无能的情绪,没有缓解孩子情绪。
流水记录:考虑到2点半有外教体验课,我们2点就往回赶,路上想起没有给孩子测英语水平,就让孩子试了下,发现好难啊,一个他3年级上学期就学过的单词,连意思都忘记了,我着急得批评孩子。后面越来越难,我跟孩子说不用管对错,就是查看水平,他能看出我着急的情绪,也想做对,结果太难了,他很受挫,着急得哭了。我情绪也不好。勉强跟他说,这只是测水平,好根据实际水平上课,后来又忍不住跟他说了说英语整体有点偏差的情况,需要追赶等等。他一路沉默,显然很伤心,并不想跟我沟通。走到小区里,他才缓过来跟我聊路边的雪景。(我没有提前在家让他)
回到家他自行上英语课和阅读课,我抓紧处理工作。今天工作效率很高,基本上分析了下今年的工作目标和思路,很有心流体验。
晚上在孙子涵要求下,做了臊子面,孩子吃得很满足。
饭后父子俩游戏时光,我跟大学闺蜜聊天。然后半小时《小苹果健身操》,一看8点还来得及,让孩子体验了下乔姐推荐的猿辅导数学提高课,爸爸陪同。
9点睡前泡脚聊有关疫情的话题,9点半躺下看书,比昨天入睡快,孙子涵10点睡着。(坚持睡前不用平板电脑听故事,这是对的)
2月20日
5点醒来,听学而思语文数学英语的规划课,百度了解学而思新东方线上线下课,心里默默思考新学期对孩子的规划。7点10分起床,找阿尊聊困惑,最后达成一致语文抓阅读,数学抓学校基本内容,重点抓英语(自行阅读和线下学习结合)。7点40叫醒孙子涵,我跟阿尊开始做早饭炸油条。
饭后,提醒孙子涵写好今日学习计划,她自己按计划逐个执行。
我看完复盘,梳理好复盘的内容和复盘清单框架,写简书,帮孙子涵检查数学题,古诗默写情况及英语复习情况。
阿尊去检查工地,开会。回来,他心情很不好。一下午都很低落,所有的家庭活动都没有参加,比以前进步的是,晚饭后他自己默默地把碗洗了,然后再跟其他同事吐槽调节情绪。一直到睡前泡脚,他才跟孙子涵互动了下。(这是以前的常态,这份工作非常操心,没有个人时间,24小时都被骚扰着,他被困在这个状况里,本来就操心,还经常伤心和生气,时不时还有很无助的压力,如果一直循环,除了挣到这份工资,他透支了身体,以后的路还怎么持续)
2月21日
周一到周五的常态,我早起看书,做饭,然后整理工作和学习,陪伴孩子写作业。孙子涵依旧完成自己作业后开始看书玩玩具玩游戏。
孙子涵输入的新鲜事物是:喜马拉雅故事,精灵鼠小弟的读书笔记,九十四个风筝,坦克大作战游戏,英语单词和句子,学而思网课。
细节:早饭后,我建议他和爸爸分工收拾餐桌或者拖地,他说自己要去叠衣服。这突如而来的叠衣服热情,只能顺着他了,但是我问那两个事儿怎么办。他说叠衣服已经开始了,没法调整,让爸爸再选。(能看出他思维的变化,知道逆向思维了,而且开始比较强势地讨价还价)
2月22日
周六是心理上放松的一天,主要是休闲运动。
我:
上午我整理好《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读书笔记和课件,做好下周工作计划。
家务:洗好一周的衣服,做三顿饭,洗碗扫地等收拾家务。
下午看奇葩说看新闻,带孩子玩脑筋急转弯和汉诺塔小游戏。整理好孙子涵寒假期间锻炼表和体温记录表,委托阿尊帮忙打印。
阿尊:值班一天。中午回来吃了顿饭,晚上去婆婆那儿吃的水饺。晚上8点多回来,跟我们互动健身操。
孙子涵:上午自愿上学而思英语和军事课,外加久趣英语课。(我忙着忘记了孩子的线上阅读课)下午2点多补上阅读课,其他时间自由看电视玩耍,玩脑筋急转弯和汉诺塔。睡前又玩了几局,思路非常熟练。
阿尊不在,我不知道怎么跟孩子互动,除了做饭准备水果,提醒喝水,我竟然只想自己默默待着耍手机。下午孩子因为偷玩苹果电脑,被罚一周内不许玩游戏,整个人情绪低落,对我也有很大意见,不想理我。我才开始反思,到底要为我们母子关系做点什么,目前的沟通互动模式,他畏惧我的家长权威,但感情交流少,一起玩的事项也少。所以,我才带他玩脑筋急转弯和汉诺塔。
这样的一天,就是在恢复精力,储存能量,安心,放松。
2月23日
7点半孙子涵睁开眼就要玩汉诺塔,这孩子还着迷了。手机交给他玩,提醒玩10分钟左右自己起来喝水换衣服,准备吃饭。
我做了西红柿蘑菇米线,外加油炸花生米。
吃完,我一边写简书,一边陪着他学习英语自然拼读,整理好他的体育锻炼表。学习的间隙,帮他削好铅笔,整理好积分,又带他吃芒果。很快就11点了。他开始上英语课。
我开始做午饭,蒸米饭,炒冬瓜和炒苔菜,外加菠菜疙瘩汤。一看没有肉,孙子涵热情不高,我只得提醒先吃着,下午再煎牛排。
饭后孙子涵开始看奥特曼,已经放松,又看阿尊充满疲惫的状态,我只得迅速将碗洗好,然后照常午休,孙子涵则玩手机看电脑,这不是他的休息时间,随他去吧。
一觉醒来,2点多,正好午睡半小时。这孩子老去爸爸屋里,我只得把她抱出来,提醒他不要打扰爸爸休息。(爸爸太好说话,他没有界限)
我下午看职场学习,搞定孙子涵英语学习的思路,下载好英语学习的资料,确定好孙子涵牛排购买方式,准备好他下周上课的材料,4点多给他煎牛排。时间一晃而过,干的事情太琐碎,完全都是为了家庭,心理很不满足。没有沉浸干一件自己乐意的事情。
6点多,父子俩在玩游戏。我晚饭都没心情做了,耍赖交给阿尊自行处理。
饭后查看了新闻,陪孩子制定周一学习计划,很快就到了健身操时光。大家的兴致明显没有之前那么高了。阿尊又被工作带进去了,我带孩子洗漱,然后睡觉。他在客厅开灯加班,一看孩子睡着了,我出来上个厕所。结果开门灯一亮,孩子嚷嚷着让我不要走,我说上个厕所。担心再次开门弄醒他,我跟阿尊说先关掉客厅灯,请他再开一次。结果听到了他骂骂咧咧的声音,我很气愤,出来跟他对质。他完全用心地在工作,完全忽视我的质问。我很厌烦他,想想也没啥结果,就回屋躺下了,开始看《科比自传》,开头几句话就很打动我,倾注我的所有。
这段时间的记录,我才发现自己对他的存在很复杂,有时候感动,大多时候很无感就像左手拉右手。我在更多地做妈妈的角色,工作的角色,其他放下很多了。本质上,我是很依赖他的,只是距离太近,感觉不到了。我甚至有点任性耍赖,因为太无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