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改变?

2019-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jianshu1013C

沈爱琴,万事利集团董事长,《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富豪排行榜上有她的名字。朱镕基总理在浙江视察的时候,曾握着她的手说:“你是一个宝啊!你的名字应该叫沈爱宝。”

1945年,一个寒冷的冬天,杭州城外的一个普通蝉农家里,一个女孩呱呱落地了,她就是沈爱琴。那个时代,普通蚕农的生活非常贫苦,沈爱琴从小就要帮家里种田、割草,早早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但也正是农村的这些贫穷落后和艰辛的生活,给她留下了苦难的记忆,也促使她产生了一定要致富的强烈冲动。

1964年,19岁的沈爱琴已经是大队干部,并且因为表现积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75年,她临危受命,接下了当时的杭州寻笕桥绸厂。当时这个厂子已经面临倒闭,厂内只有17台老掉牙的织机,22位刚刚放下锄头的工人,4万元的资金和10多万元的债务。

然而,如此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吓退沈爱琴,而是越发激发了她奋发图强的精神,开启了她艰辛的创业之路。

她带着职工到先进的厂家去参观,拜师学艺;她“招贤纳士”,把国营绸厂的退休骨干和当地有纺织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人都请到厂里来;她还和职工背着绸缎,遍访全国各地,听取顾客的意见,介绍和推销自己的产品。

那时绸厂大都是丝绸被面,沈爱琴跟厂里的职工去全国各地推销被面。火车上没有坐,做了一路的硬板儿,下了火车后,就忙着去各个商场推销。晚上,就住五毛钱一晚的浴室大通铺。终于,沈爱琴在1978年赚到了“第一桶金”。接着,他还在当时的北京东安商场设下了专柜。从此,她的丝绸产品一举成名,当年沈爱琴就赚了六万元,这对当时的她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丝绸业在中国上下发展得如火如茶,正是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沈爱琴却提前看到潜在的危机,花了高达3万元用于技术改造。果然,当后来市场优胜劣汰的大浪劈头打来时,不少丝绸企业亏损了,倒闭了,丝绸产业走入低谷,沈爱琴经营的“万事利”却一枝独秀:将“中国万事利制造”的真丝服装远销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接着,沈爱琴进一步开拓眼光:派人到服装王国——法国考察,并同一家知名服装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借用对方的品牌生产服装。紧接着,有开创了“万事利”女装品牌,在2000年荣获“中国最时尚品牌”的称号。

如今,沈爱琴旗下的浙江万事利集团建成了中国最现代化的丝绸织造、印染、针织和制衣工厂,现拥有21家中外合资、全资及控股企业,涉足服装、丝绸、制衣、生物科技和房地产开发五大产业,并在香港和美国设有分公司。其产品畅销全国,还出口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

经过25年的艰苦奋斗,沈爱琴领导“万事利”获得了巨大成功。他成功地将一个只有20多个人,风雨飘摇的农村小工厂发展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丝绸王国”。



成功者不但绝不放弃,而且绝不抱怨。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人都应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尽自己的所能干好每一件事。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