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职人|回归初始的质朴工艺

2016-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破点

走入北投的巷弄,复古的街道两侧尽是一栋栋老式平房,让人仿佛错觉时光倒置。

路力家器具的工作室便位于一处迂回小巷之中,推开工作室的旧式木纱门,一踏入屋内旋即闻到空气飘散著木头的天然香气,环顾室内摆设,尽是一件件温润暖调的木作家具,其中一座结构简约的木架上,摆放着一个个静谧雅致的陶作器皿。无违和共处一方的木作与陶器,将彼此的美好加乘展现,建构出一股质朴纯净的空间体验。

带着暖暖笑容前来打招呼的陈奕夫、许家毓,两人分別为路力家器具的木器与陶器设计师。促使他们於 2014 年创业的动力,是於一次参访丹麦著名木作工坊 PP Møbler 时,看到工匠师傅们即便多年来做着同一件事,仍旧充满无尽的热情与骄傲,当下所受到的震撼与感激之情成为两人的创作信念,盼能将这股职人精神带回台湾、体现於生活,而日用的器物就是最好的传递媒介。

Q:两位分別开始接触木工、陶艺的契机是?

陈奕夫(以下简称陈):由于之前在科技业工作,公司的设计皆有固定的产品语言需要遵循,为了推陈出新,经常处於节奏快速的设计循环中。忙碌的生活型态下,促使我向往回到一个比较单纯的状态,加上原本就喜欢自己动手做,便於假日閒暇时,去到位于新北市林口的 “怀德居木工实验学校” 边做边学,渐渐对木作的形体和结构产生兴趣。

许家毓(以下简称许):我则是原本从事塑胶射出相关产业,由于客户需求以及成本考量,产品的设计多为功能导向,受到外观上不能有太多个人特色的限制。陶艺算是下班后一种纾压的兴趣,由于陶土本质柔软、可塑性强,仅需双手便能随心捏塑喜爱的形态,十分有趣。

Q:决定将兴趣转为职志、并创立品牌的经历过程是?

陈:接触木作后,开始不断尝试做出自己喜欢的家具样貌。大约在 2013 年左右,当时已将现在路力家器具《Y系列》的桌椅做出,并和朋友一同参加展览。於此过程中,逐渐有了想要自己成立品牌的念头。

许:其实是很冲动的决定,也有一部分是因缘际会。在我们有了自创品牌的想法时,刚好现在位于北投工作室的前任屋主决定要结束营运,因为空间不错、加上又有木工机具,我们便与他讨论接手工作室的相关事宜,更加确立想要自己创业的决心。

Q:木工与陶艺创作时的思考脉络分別为何?

陈:以木作来说,通常是先考量外观的型态以绘出草图;接着挑选适性的木材来制作。像是作品中的《Y系列》,一开始是观察到一根竹子裂开时,分歧处的线条十分优美,加上当时想要尝试曲木的制作工法,便向此延伸设计。

许:陶器的话,我会先去描绘、设想作品的样貌,接着依据想要呈现的效果来选择土质、塑形的方式、适宜的釉药、以及窑烤的规划处理。由于陶土含有的成分皆不同,於上釉时会产生相异的化学变化,甚至烧陶时火侯的温度与时间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每一步都须缜密考量,才能尽力达到心中理想的陶器形态。

Q:对于木作工艺技法,你的做法是?

陈:我们主要是将传统的技术重新排列组合。木作的步骤普遍是一样的,取料、裁切、组合、磨砂。木作家器具制作的方式,皆在尊重传统技法的前提下,将结构性的部分做一些变化,既达到家具该有的结构强度,又能与现代家居生活相契合,这也是我看到的趋势。

随着传统技法的演进,以及耗材与加工机具的推陈出新,一方面增进了制程的效率,同时也大幅提升木作的品质。举其中 “胶合” 的例子来说,现今的技术已熟成到当一块拚接的木板受到重击,它不会从胶合处断开,反而断在木料本身。在技术不断革新的浪潮下,如何秉持手作的基础,将好的想法跳脱现有技术的束缚,是我们持续挑战的部分。

Q:在陶作工艺制程上,有什么心得?

许:制陶的每个阶段,只要稍有些微差异的处理方式,皆会影响到陶器最后烧成的样貌。像我刚开始学陶作,一直摸索不到方向,曾在各大陶艺教室上课、或是在家看 YouTube 影片自学,但其实每个国家、每个师傅的手法皆不同,还是要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当学习制陶技艺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现要控制陶土实为不易。纵使我们普遍称这项技术为陶艺,听起来似乎是门艺术,但它骨子里却十分讲究科学。单看陶土的类別,就分有多种不同的矿物成分和组成比例;上釉方式也有分成喷釉、涂釉,不同的上法会改变釉药面积与厚薄度,皆影响著烧陶时产生化学反应后的颜色变化。

Q:对两位而言,「手作」传递的价值重要性为何?

陈:机器生产的一切基础,皆来自手作。当然机器可以协助完成一些人力无法所及的事情,但自己动手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尝试去变换不同的解决办法,时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可能产生,未知的惊奇,这就是手作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台湾有许多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老师傅,这些都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重要资产。

我们透过对手作的坚持,希望将传统工艺传承下去,替现今工厂的产业断层稍尽绵薄之力。一样美好物件的制成,也许大众看来需要耗费更多心力与资源;但相对的,若能让欣赏它的人使用十几、二十年,反倒是延续了物件生命,无形中善用了这份材料。路力家器具的精神,即为带着一颗感激的心,尽力发挥每样事物的最大价值,展现於日日所见的生活之中。

陈奕夫 & 许家毓

路力家器具两位创办人。负责木作开发的陈奕夫、以及专职陶器设计的许家毓,两人从科技、制造业的繁忙生活中,转为投入单纯的手作领域;并将曾行旅丹麦木工坊所汲取的职人精神,呈现於生活器物的创作。

路力家器具 Lo Lat Furniture & Objects

2014年成立,为传达参访丹麦木工坊时,见师傅们怀抱着喜悅与骄傲的心持续创作出美好物件,当下内心油然而生的感动与感谢,因而将品牌名称取自台语发音的 Lo Lat,也就是台湾老一辈人辛勤工作后,对彼此表达感谢付出的问候用语。借由温润朴实的木作家俱、静谧优雅的陶器,向工艺材料以及职人师傅的用心,传达满溢的感激之情。

Web.www.lolat.co

FB.lolatfo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