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讨好型人格呢?

2022-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呵呵赵

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养成的?为什么很多人会养成“讨好”的习惯呢?其实很多深深根植于我们脑海中的观念和习惯,都来自于我们的童年。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就曾经指出,“我们年幼时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在小的时候,你感受到你是好的、受人喜爱的、被人珍视的,那么这个积极的信念,会伴随着你一直长大成人。

反之,如果你觉得你自己是坏的、不受人喜爱、不值得被爱的,你就会把这个消极的信念深深的扎根在你的骨子里。

有时候,即便你长大成人了,即便你拥有很多的财富,即便你身边明明有人爱着你,但是你却觉得你自己仍然是不被喜爱和不值得爱的。

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破解这种讨好型人格呢?

第一,你有权让别人失望。

讨好型人有一个“死板的个人规则”,认为自己不能让他人失望,自己不该辜负他人。如果这样做了的话,别人就会受伤,然后自己就会非常愧疚。

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有权拒绝他人,倘若这种拒绝使他人感到失望,那么这是他们需要去处理的情绪,你无需愧疚,这不是你的责任,你也无需对他人的情绪负责。

第二,懂得客气地拒绝。

对他人说“不”看似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实际上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所以在拒绝他人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让拒绝显得客气又有礼貌。

比如有人想请你帮忙,你自己不确定能否帮得上,那么你可以当下先不要做决定,给自己争取一些时间,等确定好了再回复他。

如果你发现自己帮不上这个忙,或者不想帮,那么你同样可以利用这个“缓冲”时间来给自己找出一个客气的理由去拒绝他。

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在拒绝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坚定,眼神不要躲闪,语气不要透露出迟疑和不确定,否则对方会觉察到你的愧疚和不自在,从而说服或者操纵你改变注意。

第三,用“行为实验”来检验你的预设。

很多讨好型人内心都有不被认可、不被喜爱的恐惧,为了摆脱这种不舒适的感觉,他们会避免各种冲突、争辩、拒绝,努力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

讨好他人、附和他人的意见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为了平息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全感。

他们心里都有这样一个“预设”,那就是——我不能够对别人说不,我不能够制造冲突,否则别人就会生气,从而不喜欢我,而我无法承受他们的不喜欢和生气,所以我要尽量表现的“可爱”。

我们可以根据行为心理学中的行为实验,来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真的会发生。

具体做法是,你可以列出10个让你感到恐惧、为难的事情,然后从最容易、最简单的那一项开始挑战。

真正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自信、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故作讨喜的样子。

希望我们都可以尽可能地去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