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拾遗读书圣贤书友会

祭祀与孝同出于诚

2023-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前一部分,论述道不远人,君子之道起自卑近,下面开始逐步深入讲行远登高。

第十六章到第十九章,从祭祀切入,主要从具体的事例中,来阐发鬼神、孝的真义。

去世的祖先即为鬼,天理的化身即是神。祭祖即祭鬼,祭神即祭天。人们在祭祀的时候,对鬼神战战兢兢,无比的崇敬,即所谓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鬼神,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但我们做什么事,都不会忘了他们的存在。这是讲祭祀时的敬畏。

我们斋戒沐浴,放空心灵,身着礼服,举行隆重的仪式进行祭祀活动,祭神如神在,祭鬼如鬼在,这是讲祭祀时的真诚纯洁。

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鬼神是神圣的,鬼神之意不可妄测,更不可猜疑,惟有敬畏和真诚。

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微,即鬼神之不见不闻;显,即鬼神之德,人们通过庄严隆重的祭祀活动来表达敬畏和真诚。

第十六章通过对祭祀场景和氛围的描述,得出了一个结论,诚,是我们对鬼神的唯一态度,子思先把结论摆在了这里。

第十七章的内容很简单,舜帝生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死后被人们永远祭祀,这都是因为舜有大孝,大孝即大德,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大德必受命。这实际上是讲体与用的关系,体是本,用是末;体是因,用是果。

第十八章文字很多,但内容也很简单,说的是周公、周武王、周文王继承先辈的事业,将其不断发扬光大的事迹,特别强调周公最终制定了完备的礼义制度。

第十九章揭示第十八章周朝开创者创业事迹的内涵,即文王、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周公把孝的精神体现到祭祀中,制定了祭祀的礼仪。孝和祭祀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真诚发自内心,把真诚落实到行动上。懂得了祭祀鬼神的真义,那么治国的道理也就显而易见了。

从形式上来看,第十五章讲齐家,第十六章开始讲祭祀,是从孝延伸出来的,非常自然,然后第十九章又回归到孝的本质。从登高行远的角度讲,祭祀是家国之大事,比前述日常之事又进了一步。

在这一部分,子思提出了“诚”在祭祀中的不可或缺性,但并没有展开论述,因为行远之路还需要进一步铺排论述,也就是接下来的治国平天下的种种。

----《中庸》主旨总串04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