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我的思维
假期里,给刚上初一的弟弟辅导作业,使我不得不疑惑,他到底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地理,历史,这两门比较简单的科目,在他眼中,却是难上加难。
地理上一道有关太阳直射点的问题,把他难得晕头转向,把我气得只想打他。我刚跟他说完,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的昼最长,也最短,他下一秒忘的一干二净。我让他翻书找答案,他总是找不到,还说老师没有讲。历史作业上有关商鞅变法的题,他也只会拿着手机在上面找标准答案,搜不到了,仍会说“老师没讲。”在我耐心给他讲解有关知识的时候,我发现,他的心思不在听这些知识上,而是,只想完成他的任务——他的作业。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学生们,他们是不是在遇见找不到标准答案的时候,也会这样跟家人说“老师没讲”?是不是因为我们老师总跟学生强调标准答案,所以导致了学生自己不思考,只能仿照老师教的一板一眼的学习?这怎能不悲哀,我们的学生,从一个有思维能力的完整的人,变成了一个只会模仿的机器。他们没有那种去自己探寻知识的勇气,没有那种在得到知识时候的欣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
我想起了自己看的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邓超饰演的父亲教导孩子马飞从生活中学习知识,从自然中感受宇宙奥妙,儿子马飞也从一个众人眼中顽劣不堪的差生变成了一个优异的航天员。这就是思维的神奇所在。正是有了思维,爱迪生才能在一千次的失败中成功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才能把人类飞天的梦想变为现实……大自然的一切,无一不是人创造出来的,而这也正是新时代我们所提倡的创造性思维。我们作为教师,不更应该把这种创造性精神付诸于实践吗?多给学生一些走出去的机会吧,让他们感受这丰富多彩的世界,感受这五彩斑斓的文化,让他们真正的成为一个能思考的人!
“姐姐,这道题怎么做?”弟弟又在问我,“我没学过。”我叹了一口气,又开始给他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