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盛放读书会

第二期盛放读书分享《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2018-06-22  本文已影响137人  盛放读书

                                              读书分享人(文稿提供者)  鲁小玉

推荐语:

      在第二期盛放读书线下分享的现场,小玉发自肺腑的话语,让好多朋友想要流泪。这个画面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她是一个聪慧内敛的女子,也是一个懂得如何反思生活,从而让一切变得更理想的女子。她说自己的成长和改变,来源于书籍带给她的力量。如果您看到她朴实而真诚的分享《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文稿,如果能带给你一丝的收获和反思,请不要吝啬为她点赞,谢谢!

分享正文: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可能会觉得这只不过是类似心灵鸡汤类的书吧! 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可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它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说这是一本让我觉得最接地气的心理治愈类书籍了。

      先来说说为什么我读了这本书。有两个原因:

      第一:老公也是个很爱读书的人,但他从来不读这种类型的书,那天,他从单位回来,拿着这本书推荐给我看。他说,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也让他发现原来他一直排斥的这类书籍也是如此有意义。我极其信任老公,所以我一定会很用心的把它看完。

      第二:身边有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告诉我说,这本书的作者武志红是一位专注心理学的大师。     

      基于这两个原因,加深了我对这本书的好感,也让容易在生活中纠结和焦虑的我更想静下心去看一看,读一读……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情绪管理的书,由坏习惯、悲伤、愤怒、内疚、恐惧、自我认识和自我接受7部分构成。我简单的针对这里面部分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真实感受。

                   一、 坏习惯

       我想每个人都有坏习惯,毕竟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

       比如,大家是不是总习惯睡觉之前看会儿手机,然后不觉得就睡的很晚,第二天早上起床困难,再N次告诉自己得改这个坏习惯。可能前几天克制了自己,没过几天又开始了,形成恶性循环。 很多时候,面对这种坏习惯,理性的思维总是会告诉我们,这些坏习惯的确是“坏”的,所以我们必须改掉它、克服它、打败它。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越是想要打败它,越容易改变不了。

      而这本书告诉我们,所谓击败不过是一种压抑,这就好比弹簧,你越压抑得厉害,它反击的力量就越大。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次需要,每一个负面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而我们要做的是面对这些所谓的“坏习惯”,了解它们,学会接纳它们。

                    二、愤怒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可我觉得愤怒、生气应该是我们经常产生的一种情绪。特别对于我们这些正处于养育孩子的过程之中的妈妈,愤怒更是家常便饭。但是大家是否思考过,一些愤怒之所以成为恶性愤怒,正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压抑了我们自己的愤怒。找到愤怒的源头,就可得救了。

      想以我自己亲身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桥桥一岁半的时候,一天中午吃饭,她把饭抓的到处都是。我当时在忙,她奶奶大声地喊我:“孩子把饭抓的到处都是,你也不来管管!” 。我闻声赶来,看到桥桥一副特别脏的样子,突然心里特别火大,拽着桥桥狠狠地打了她,一个手掌印重重地印在了她的屁股上,然后抱着孩子离开了。之后我哭了,那一刻也真心体会到了那句“打在孩儿身痛在娘心”,这也是我第一次动手打了孩子、、、、、、

      2018年,这是对我来说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我读了好多书,自己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种种。武志红老师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又勾起了我对打桥桥那件事的回忆。 我也终于明白:原来我只是把孩子当成了一个发泄点,而实际我的愤怒并不是孩子把衣服弄脏了,而是觉得她奶奶当时也在旁边为什么就不能管一管,我在无意识中转移了自己的愤怒点。如果我当时明白了这些,不会把这种情绪迁怒到孩子身上,从而出手去打孩子,这对孩子是多么的不公平。

        这一年,读书让我的内心得到了久违的平静,不管孩子怎样调皮,我都没有了想再动手的冲动。也真正的意识到动手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每次愤怒、生气,也学会了正确的分析自己愤怒的源头,学会了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内心。

       以上所谈只是这本书里其中的两部分,还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东西。看一本书不在于你读了多少,而在于你看了这些书,给自身带来了怎样的改变,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真正目的。

      美国著名思想家亨利·戴维·梭罗,独自一人在波士顿城外的瓦尔登湖边的一间小木屋,过着一种出世的生活,写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他说:“我到树林中去,因为我希望从容不迫地生活,仅仅面对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实,看看我是否能掌握生活的教诲,不至于在临终时才发现自己不曾生活过。” 读书之于我的意义正在于此。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给自己的内心寻找到一份安宁与祥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