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悦梦想大型社群过期废柴·美文集一百贝

看清对象说话

2019-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飔叶
看清对象说话

读《论语》刚好读到了孔子关于如何说话的言论,提到了两个概念:失人和失言。孔子认为应该给某人说的话,没有说就是对不起这个人,是失人;而不该跟某人说的话,却给他说了,这就是看错了听话对象,是失言。

我们常在生活中犯此类毛病而犹不自知。看到别人犯了错不提点,任其一错再错,导致不可收复;提前透露紧要信息等机密或泄露他人隐私,导致他人或利益受到伤害。

无论是失人还是失言都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没有看清说话的对象。该说话时就说,才能不失人。该说话时不说就会失人,有时候后果很严重。孔子认为,聪明的人不错失人才,也不说错话。

古代历史上那些敢于直谏的大臣,为数不少。可是为何有人能够成功进谏并得以名垂青史,而有些人则落得悲惨的下场。

那是因为他们犯了失言的错,没有看清说话的对象而直言不讳。若他们没有遇到明君却仍然坚持进谏,其下场不是被杀,就是遭贬。比如像比干进谏的时候被纣王剖心,韩愈反对迎佛骨的时候被贬……

但贞观年间,唐太宗下令翻修洛阳乾元殿,张玄素却成功进谏,不仅没受到惩罚,还获得了奖赏。

同样进谏,为何下场悬殊如此之大,皆因进谏对象不同。纣王是暴君,昏君。整日沉溺酒色,残忍暴虐。根本听不进任何劝告。而唐太宗是明君,能听得进忠言,辨别是非对错。

哪怕在现代社会中说话也成为了一种艺术。不光对上级领导说话要注意,跟亲朋好友,同辈之间同样如此。不仅要看场合,看时机,也要看对象。

在社会上生存,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一定要认清与你交往的对象和不同人说不同的话,否则不仅会失人还会失信。

针对同样一件事,你两个朋友行为上有偏差。若性格开朗,胸襟开阔的朋友。你可以直言不讳地告诉他错在哪里,该怎么做,他心里不会产生不快,还会很感激你。

而一个小肚鸡肠,心胸狭窄的朋友。你就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为他可能会因为你的一句话而生气。这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失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