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49|唱一首歌吧
记得是午后,窝在沙发里听古琴曲,无意中听到一首现代年轻歌唱组合唱的一首《关山月》,音乐间奏中,不禁泪盈于睫。
《关山月》的沧桑悲凉,现代音乐人唱出了温暖的调子,无意中抚慰了那些孤单的灵魂,包括有时候的你我。
年轻时候一段无疾而终的情感,也是在古老的简单诗句里有了醍醐灌顶的猛然醒悟,自那刻起,对于情感之事豁然开朗,不再有女子的执著,一直都清醒,平凡的日子里清醒着悲欢。
以前女孩子读琼瑶故事,看琼瑶影视剧,也喜欢听影片里的歌,那旋律是深情优美的,特别喜欢邓丽君唱的《在水一方》,婉转多情。后来听到李健演绎的《在水一方》,他的声音干净有力,把一首情意绵绵的流行歌曲演绎得清爽疏朗,如秋风丽日般的剔透。
《在水一方》的歌词取自《诗三百》里的《秦风•蒹葭》,秦风是来自秦地的民歌,诗句的意境苍茫深远,不知道古时《秦风》是个什么旋律。
《论语》里说:“诗三百,皆能弦歌之。”意思是每一首歌谣都可以唱出来,现在我只会朗读。也听过一些专家研究者的吟诵,听后实在无法领会其韵味享受其美感。
民族歌手于文华唱了很多首《诗经》里的歌,曲集的名字“把国学唱出来”,很多音乐软件里可以搜索来听,只是曲调旋律,声音的润色,绝不是我理解的《诗经》之风格。
于文华的演绎华丽丽的,第一次听《关雎》,感觉是在听昆曲,有的诗唱得跟咏叹调似的。听过她唱的诗经,听多了,心被拧着的难受。窃以为,如果演绎者读熟了《诗经》,当不是那样的曲风,美则美矣,却没有灵魂。
后来学习了古琴曲《神人畅》,此曲据说是尧帝感应天时所作,是最为久远的琴曲之一。曲终大段的泛音恰如天籁,空灵神圣,此曲只应天上有,就是这样的曲子,百听不厌,无上清凉,无比洒脱。
时常在这个旋律里,读着《诗三百》,清简朴素的文字,或浓或淡的情感,唱着一世的悲欢离合,一朝的繁荣消亡,歌颂着苍天大地,祖宗和神灵。
诗篇的作者,知名的,不知名的,他们是自然的诗人,是真挚的歌者。每一首诗都可以唱,只是如今听不到。但我想,在几千年几百年的琴曲里,笛声里,还有余韵,且余音绵绵不绝,在善听者的心里,也在音乐人的指尖上。
听,且听风吟。周南,卫风,郑风,邶风,齐风,鄘风,豳风,陈风等。十五国的风,是来自旷野的风,唱着各自的生活劳作,艰辛与美满。好比今天的人在听吕剧,秦腔,京腔,豫剧,评弹,昆曲,老调等,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各有各的味道,和浓郁的烟火气息。
听,典雅的雅。大雅和小雅。宫廷的华采乐章,是仪礼的表现形式,是天子权力的象征。
听,庄严的颂。祭祀礼乐,歌功颂德,祭奠先祖神灵,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诗三百篇,一读再读,虽然不会唱古老的旋律,可总感觉在清风朗月般的文字里穿越了回去,内心踏实和满足,还有一种古老的自由和美好,时时洋溢出来。
在这个浮躁的世道久了 ,有时候人会很现实地向外索取 ,读几首千年以前的古老诗篇,是不是会多一点向内的思考 。
音乐是情绪的魔术,听一听古老的旋律,脚步慢下来,心也静下来,才易得欢喜。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有人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那么,来听一首曲子,或唱一首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