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带给议论文写作的启示一——界定概念

2020-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幽龙随想

《奇葩说》是一档深受广大年轻观众喜爱的辩论类节目。在学生观看了一期《奇葩说》的节目(知识是否可以共享)后,我为学生出了这样的题目进行思考——

思考题:事实上,奇葩说每一位辩手的辩论稿,都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请结合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一分钟闪电的阅卷方式,你从奇葩说辩手的发言中学到了哪些议论文的写作心得,请举例分析。

以下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高考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词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看了部分同学提交的作业,主要问题是多罗列现象,概括性不够,结论不够鲜明,规律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强。我在这里试图归结一二。今天,我们先来分析“界定概念”。

一、界定概念——破题要深

(一)拥有破题意识

百度词条上说:“破题泛指文章的开头。唐宋时应举诗赋和经义的起首处,须用几句话说破题目要义,叫破题。”说白了,破题其实相当于下定义。作者要时时刻刻想着题目,对题目里的每一个字都细嚼慢咽,深刻理解,准确无误地明了其所指(也包括其引申义、言外之义),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可能暗藏玄机。

辩论高手之间的对决往往就在于破题(下定义)的功力,即对辩题的解读能力。思维浅的人往往浅就浅在了这一点上,而高手往往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内容,立意上自然就高人一筹了。这对应的就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深刻”。

拿“知识共享”这一期来说。面对“知识”这一概念,有多少同学有界定这一概念的意识呢?至少在我的班级作业中,我没有发现。但奇葩说辩手立论的基石恰恰就在这个概念的界定上。正反双方都一直在试图界定资讯、知识、能力、智识、真理之间的区别,这让讨论变得越来越深入。

詹青云说,能力是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来,如果省略了过程,则知识无意义,共享只会带给你“知识”,却拿走了你的“智识”。她和陈铭在开杠环节也在“知识”的定义上产生了分歧——知识是验证为真的东西,还是相信为真的东西。对“知识”这一核心概念的不同解读会产生不同立场。同学们也可以思考这个问题:知识到底是已经验证为真的东西,还是相信为真的东西?

我个人倾向,知识是“相信为真”的东西。想一想历史上的知识,是不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有被证伪的?比如地心说、日心说,比如轻重物体谁下落快。地心说在当时的年代就是人们信奉的“知识”,重物体下落快在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年代就是“知识”,它们并未被“验证为真”,而是被“相信为真”。

完全可以想象,我们今天课本中的某个知识有可能在几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年之后被改写,而今天我们把它奉为圭臬,当作“知识”,因为我们相信它就是真理,但或许只是因为目前的条件还没有对它进行“证伪”的能力。而这一点正是詹青云立论的一大基石,“知识进步的时代,是人可以否定知识的时代”,而“知识共享”意味着人人被动地接收了知识,而既然叫做“知识”,就是相信为真,那么后果就是知识永远不会进步,因为我们相信它是真的,就永远不可能出现质疑、反对的声音。所以高晓松对詹青云的奇袭我不敢苟同。

詹青云说:“如果我们在那个年代就把他们脑海中的知识同步给所有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古典油画的专家,我们这个世界永远也不会拥抱莫奈和梵高。”

高晓松奇袭说:“你把辩题改了,改成了分享真理的芯片,而我们的辩题是分享知识的芯片。当莫奈脑海中出现了自己家水塘的样子,他就立刻把它分享给了我们所有人。法兰西院士的老爷爷就是因为没有看到莫奈脑中的想法,所以才会反对莫奈。”

可惜詹青云没有说话的机会了,我在这里帮她说一句:莫奈在成为莫奈之前,如果他的脑中分享到了法兰西院士的古典绘画理念,那么他就永远都不会成为莫奈了。

(二)看奇葩说优秀辩手如何破题

从根本上说,高晓松和詹青云的分歧还是在“知识”的定义上。詹青云在“知识”这一关键词上大做文章,她的发言中多次出现“知识”“资讯”“讯息”“能力”“智识”这样的字眼,试图进行概念的厘清:

知识不同于资讯,它是我们相信为真的东西。换言之,这块芯片是由别人替你去决定什么是真理。

我们今天不是锁在一个知识锁在庙堂里的时代,我们活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

而陈铭也在开篇就区分了三个概念:

信息、知识、智慧是三码事:这里有一瓶水,它现在7度,是外部的一个客观事实,这是信息;水在零度的时候会结冰,是对外部客观规律的归纳总结,这是知识;在未来的时间当中我在什么时候,把什么味道的水冰成什么味道的冰棒卖给谁,这是智慧,它是对知识的处理、运用。

这其实正是正反方立场冲突的一个基点——反对知识共享,是因为知识即真理,共享了真理,就再也不会有否定的声音,知识就会停滞不前;支持知识共享,是因为知识同真理、智慧、能力是两码事,共享了知识,大脑还在,智慧还在,反思力和判断力还在,人类不会停滞不前。

陈铭后面最精彩的论述就是基于此的:

知识共享并不会抹杀多样性,因为知识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选择(智慧)。举个例子:世界上最顶尖的肺科专家有抽烟的,也有不抽烟的。他们的知识相似,但选择不同。有人认为健康在我的爽之上,不抽;可有人说,我为了快乐,宁愿付出一点点生命的代价,这是价值选择。所以,一样的知识,你也能看到各异的人性,因为每个人心中的价值排序不会受到共享的影响而改变。

对比双方一辩的发言,高下立判。一辩包括部分二辩停留在“小市民”和“学生腔”的层面,双方的三辩提到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二者放到一起比的话,三辩对一辩简直就是降维打击,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破题破得好,破得深。

(三)对于议论文的启发

回到我们的高考作文上,这句话也同样适用。比如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网上流传一篇下水作文,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作者破题的功力——你早已被需要,你缺的是“被需要感”,一字之差,意味就完全不同。给同学们留个思考题,说说“被需要”和“被需要感”的差别。

破题环节在我看来最见功力,题破好,议论就会扎实,就会深刻,发展等级的分数就不会低,你就相当于给其他作文来了一个降维打击。毕竟对于议论文而言,思想才是它的灵魂,而对话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可以说是思想的基石。

二、如何更好地破题——联想比较

破题如何能破得好,文章如何能写得深刻,那就要运用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比较。

(一)什么是比较

之所以使用“比较”这个概念,而不用“对比”,源于刘明义老师在上次调研作文讲评时的说法:“对比要否定一方,突出一方,比较是需要双方都肯定,但如何肯定,是分析的难点,也是关键。”简单说,对比往往要争个你死我活,捧一个踩一个;比较则不必,其目的只是确立一个参照物,认清彼此。比如,张三长得黑,李四长得白,这可能是“对比”;而张三喜欢唐诗,李四喜欢宋词,这或许就是“比较”。广义来说,“比较”包含“对比”,下文是从广义的角度使用“比较”这一词语的。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科学方法:评论某种客观事物,有时很难作出确切的判断,有了彼物的参照,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此物,甚至认识自我都要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才能完成。在比较中可以看出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性质、特点、功用、价值等诸方面的相同或相异。这样人们就可以对事物做出判断、评价。只有参照“白”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黑”;参照了“信息”“资讯”“能力”“智识”这些临近概念,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什么是“知识”,“知识共享”意味着什么。

(二)奇葩说中的比较思维

关于“知识共享”,薛教授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除了其经济学的专业背景之外,还在于他在破题时聚焦在了“共享”这一词语上,找到了另一个可对比的参照物——“垄断”,由“垄断”谈到“专利”,进而提出只有保证知识的垄断,才能保障知识的不断进步,从而从反面论证了自身观点——知识共享只会让知识停滞不前:

知识是怎样产生的。一些知识首先是私有的知识、商业秘密、专利、没人知道的方程式,若干年后他慢慢变成公有的知识,放在公共的领域,为大家所用。总得有这个过程,因为保障了这个过程,我们才能保障知识不断地进步。

不仅破题立论环节需要比较思维的加持,具体的论述过程也同样需要它。陈铭在提出第三个分论点(“知识背景不同,我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知识共享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五彩斑斓的平行世界,你值得拥有。”)时用到了比较的思维:

知识背景知识框架的不同,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世界。现场100位观众,在马老师眼里是观众,因为他是主持人;在罗振宇眼里是“用户”,大家在使用一款叫做“奇葩说”的互联网产品;在高晓松眼里,也许是“听众”,因为他是诗人,是歌者;在蛋总眼里,可能是100个笑话。知识共享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平行的、五彩斑斓的世界,你们不想看看吗?美不美呢?

陈铭比较了现场观众在不同嘉宾眼中的称谓,“观众”“用户”“听众”“笑话”的区分比较使其观点通俗、清晰地传达给了观众。

(三)如何比较?

写到这里,一些同学可能会说:“破题要深,要用比较思维,我完全认同,可是如何做呢?”确实,这需要功底,但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例子中窥知一二法门。

第一,比较临近词。这里的临近词既包括近义词,也包括相关词(有逻辑关联的词)。“资讯”“信息”是“知识”的近义词,“能力”“智慧”是相关词(知识是能力和智慧的基础)。

第二,对比反义词。比如薛教授的“共享”与“垄断”“专利”。

当我们把和话题相近或相反的一组词放在一起审视时,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平时同学们不妨自己随机找一个关键词,做一做这样的小练习。比如“原谅”“该”这两个词,你会分别联想到哪些临近词?《奇葩说》第四季有一期辩题是“遇到危险,伴侣手刀逃跑,该原谅TA吗”,选择反方的蔡康永在“该”和“原谅”一词上的破题堪称经典。他首先在自己的立论中区分了“该不该”“想不想”“能不能”三个临近概念:

对方一直指控我们“不原谅”是“恨”。其实不是,我今天的“不原谅”是没有办法,而不是“不愿意”,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在座的各位如果投下“该原谅”这三个字,你就给了有这种遭遇的人一个压力——他原谅不了,可是他被你说“我该”,所以我只好假装说“我原谅了,我放下了”,可是我做不到……我今天站在这个立场上,不是我认为“放下”是坏事,只是因为“原谅”是骗不了人的。

当马东说“谁敢说自己有一个一辈子都不会原谅的人,到最后还不是都放下了,原谅了”之后,蔡康永又精准地捕捉到了马东的漏洞,引入“算了”这一临近概念:

那不叫“原谅”,那叫“算了”,不是我不记恨,不是我不在意,不是我全然忘记,是每当心里隐隐作痛难以忍受时我只能告诉自己“算了”。

这种精彩的破题拆题,几乎在《奇葩说》的每一期都有呈现。

回到议论文写作,高中阶段我们会学到一篇很具有示范意义的杂文,那就是鲁迅的《拿来主义》,“拿来”“闭关”“送来”“送去”“抛来”“抛给”,一系列临近的、相反的概念被作者一一比较分析,让人茅塞顿开。

写在最后:

今天重点跟大家分享了我们要学习《奇葩说》的概念界定(破题),以及如何利用比较思维进行破题。希望对大家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议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严禁抄袭,侵权必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