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里的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一字之差,到底有什么区别?

2021-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鸿鹄迎罡

文·段宏刚

文艺复兴(14——16世纪)之后的17世纪中后期,西方美术仍然保持着迅猛发展的态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艺思潮古典主义从法国巴黎起源,首先对文学和音乐产生影响,后来又波及到绘画、雕塑、建筑等领域,成为欧洲文艺界共同遵循的艺术思潮。

此时的法国正处于路易13和路易14执政时期,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蒸蒸日上,君主专政进入了全盛时期,形成了以国王为首的新贵族群体和大资产阶级。

然而,代表封建势力的旧贵族,不满足自己的既得利益被瓜分,就跟新贵族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斗争。因为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取得胜利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所以,艺术家们就敏锐地感受到,为王权服务才是正道,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产生了一种为王权服务的艺术思潮,名曰“古典主义”。

从“古典主义”的名字就能看出,是倡导艺术家们尊崇、模仿和学习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艺术形式,重新塑造古代欧洲的艺术辉煌,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整个社会。

因为古典主义服务的最终对象是王权,所以,把满足王权的需求作为首要追求。

总体来看,古典主义具有三个特征。

其一,艺术家必须无条件为王权服务。因为古典主义受官方支持,里边的艺术家由宫廷供养,乃至发放薪水。

其二,在艺术创作上,古典主义以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依据,反对个性,追求理性至上的原则。

之所以这样,一是为了反对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神学思想和宗教信仰对艺术的误导,二是为了反对在作品中表现出过多的个人欲望。

其三,通过借古喻今的方式,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当代社会。

推崇古典主义的艺术家认为,在尊崇古代艺术辉煌的同时,要用古人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观念来表现时代意识。

古典主义在文学领域的成就,都体现在戏剧方面,代表剧作家有法国剧作家高乃依、莫里哀和拉辛。高乃依的《熙德》,莫里哀的《伪君子》和《吝啬人》,拉辛的《昂朵马格》,都是西方戏剧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

古典主义在音乐上的生命力十分旺盛,从17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期,继承了巴洛克音乐热烈奔放、大气恢宏的特点,著名音乐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都是代表人物。

古典主义在绘画上重视素描的作用,依托严谨的素描技巧来创作完整的造型,在构图上喜欢单纯而庄重的画面形式,追求一种富丽堂皇的气势,以及严峻静穆的艺术格调,对色彩的作用并不是那么重视,有时为了需要会剥夺艺术形象的自然色。

绘画领域,以法国普桑和西蒙乌埃的成就最高,普桑是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

古典主义流行100多年后,新古典主义于18世纪中叶才逐渐兴起,先从意大利罗马附近的庞贝古城发端,进而由法国人发展壮大,最后流行于全欧洲。新古典主义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然后影响到绘画、音乐和文学。

新古典主义形成的过程,也是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4年)酝酿的过程,因此,新古典主义在艺术理念上跟政治走得比较近,又被称作“革命古典主义”,画家常常用作品来表现革命激情,在绘画上的成就最为突出。

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有大卫,安格尔,布格罗等人。

整体来看,新古典主义是古典主义的一种延续和深化,它们在艺术追求上,有许多共同点,都追求理性至上的原则,用艺术服务于上层社会,排斥个性而彰显共性,尊崇古希腊的艺术形式美感,弱化色彩和笔触的作用,对构图形式精益求精。

但新古典主义又有不同于古典主义的地方。比如,新古典主义强调“以形传神”的艺术原则,为了营造出唯美和谐、庄严典雅的审美趣味,并不是全部否定色彩的艺术作用,而是会对色彩进行一定程度的弱化,尽量保留物象的自然色。借鉴古希腊的艺术手法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用来表现现实生活,展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和英雄形象,对严肃题材的偏爱,新古典主义要高于古典主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