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影评

《人性的枷锁》之八:终结

2020-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十里亭

上午九时,《人性的枷锁》终结。

我一直控制着自己不去看他人的评论,不去预先了解毛姆本人。

在合上书的一瞬间,我的内心世界终于在几个高低起伏回旋,或悲或喜,或拍案,或义愤填膺之后渐趋祥和平静。

说什么毛姆是小说家剧作家,他明明是一位音乐指挥家,在他的音乐棒下,所有读者读懂了每一个音乐符号,沉浸其中,不知今昔是何年。


毛姆笔下的主人公菲利普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也没有什么宏大伟业。微薄的财产是主人公处在中下等的阶层,几度沉浮,几乎使其沦陷,几近窒息,他看见了人世炎凉:讥讽、嘲笑、贫穷、势力,欺骗、戏谑人生。

最后借助耶稣临终的教诲,“宽恕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使一切释怀。“接受人心之善,宽容人性之恶”。

放开别人也就是放开自己。终于在历经坎坷后,沉稳、温柔、善良、淳朴的萨莉,进入了菲利普的人生,与其携手美好。


查阅资料,才知毛姆于1874年11月25日出生于巴黎。不满10岁,父母先后去世,在英国由伯父抚养,就读过坎特伯雷皇家公学院。因为身材矮小,严重口吃,受尽了他人的欺凌与折磨,遭尽羞辱。

1891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接触到了哲学思想,同年返回英国,在会计事务所做练习生,随后在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在此了解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并学会了用解剖刀一样的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生和社会。

通过毛姆的手笔,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关系,上流社会的荒理无度,下层人民的苦难以及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幻想破灭。读者还会在小说中亲身领略到社会罪恶、人性的丑恶与命运的不公和多舛多难。

但是从来没有虚度的人生:作者毛姆即主人公菲利普的原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