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篇之五(回味黎川19—21)

2018-11-23  本文已影响65人  邵冬辰
古桥篇之五(回味黎川19—21)

三、古桥篇

19、接桂桥

桂弄通桥尽,黎川似日长。

三元金榜至,八月木樨香。

古邸临溪岸,蝉声鸣柳堂。

凭阑裙帽动,风起夜阶霜。

【译文】

接桂弄被梁桥阻隔在横街之东,黎川水宛若不尽时光古今悠长。

传说连中三元发金榜走桥可至,适逢中秋八月开木樨游客闻香。

古宅静谧地紧贴着竹林中小路,蝉声有节奏地鸣唱在柳下祠堂。

清波辉映着月色又接继那日光,凭依桥栏任秋风掀起裙角衣裳。

【注】

接桂桥在市河南栅。清嘉庆年间里人公建,光绪年间两次重修,清光绪十七年公修。原为梁式石桥,2002年,改建水泥梁桥。民间素有走接桂桥可金榜题名的传说。

20、里仁桥

嗣老亲长伴,谐来子美然。

德僧禅意适,祚族里仁绵。

巡柝声通晓,清源润入年。

桂宫秋好月,湾夜泊官船。

【译文】

年纪老了亟需子嗣的相伴,子来与鲍家两桥谐美尽然。

寺僧倡导积德与禅意合适,仁族施惠坊邻使乡里祚绵。

巡检的柝声由夜传送至晓,清源的恩泽滋润花开之年。

中秋的东天升起姣好明月,如虹桥湾静夜停泊着官船。

【注】

里仁桥又名鲍家桥,在市河南栅。因“鲍”“抱(子)”谐音,故与傍边的子来桥为姊妹桥。初建无考。明成化年间,罗汉寺僧净月、千江重建。清乾隆年间,里人重建;嘉庆年间,分湖巡检钟清源率里人重修。

21、明月桥

贫贾苦熬秋,闺娃寂倚楼。

殉情归碧冢,思痛起虹鸥。

贸易无波阻,交通有客游。

乡音悠若水,长向月前流。

【韵译】

小商贩明丰经营肉铺苦度春秋,闺中女月珍暗自相思寂寞倚楼。

婚娶无望双双殉情合葬垒青冢,懊悔莫及痛定思痛施公架飞虹。

市河两岸货物买卖无浪涛阻隔,民众往来交相通达有朋友旅游。

乡情脉脉如黎川之水涓涓流淌,千秋万代向明月古桥眷眷递传。

【注】

明月桥又名杨家桥,一名民悦桥。石级拱形桥。初建无考。元大德年间,里人施十重建,民间有杨明丰、施月珍双双殉情后施公建明月桥的传说。明清朝明月桥数度修建。1979年,在原桥南建水泥梁桥,仍名杨家桥。

古桥篇之五(回味黎川19—21)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