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先生”论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昨天早晨发布的最近一篇文章有幸一度被“锁定”了,经过申诉后取消。笔者现在整理的都是些先秦时代资料,不知道为什么成为了被关照的对象,我想应该和最近即将开会有关系。所谓“二会”犹鲁之“两社”焉,国之大事也,不可不察也。网络上面整天谈及诸如“禄位”、“卿序”、“世袭”之类的内容,犹季氏之“间于两社”,可能不够“顾全大局”罢。
按照计划,今天原应该发表关于“庆父之难”的章节,不过考虑再三,感觉这部分内容太“乱”了,可能比较忌讳,所以打算缓两天看看。
在这里笔者就不打算再提什么“召公谏厉王止谤”之类老掉牙的话题了。今天谈一个好玩的吧,这就是“南郭先生”的故事。为什么谈南郭先生呢?因为当被通知“锁定”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网站的自动识别内容的系统恐怕是“南郭先生式”的罢……
我记得以前在一个投资机构工作的时候,有一年年会老板照例出来要修理员工,发表了一个讲演,里面的主旨大概就是“……现在来看,公司里面确实存在一些所谓的南郭先生……这个呢……我们说,还是有的……”、“……假定,我们公司里面存在一半左右的南郭先生,那么我们投资的回报,恐怕就要从年化回报率30%,下降成为15%,那么基金五年存续下来,总回报就要从接近一变四,下降到一变二……”云云。
于是当时公司里面风起云涌,兴起了一个新学派,叫做“南学”,大概就是“南郭先生学”的意思。中心思想就是顺应当时老板指出的“南郭先生”现象,以揪出公司里现有乃至潜在的“南郭先生”为要,后来到了人人言“南郭”的程度,谁开会发言不提到“南郭先生”反而成了不合时宜。
不过讽刺的是,这个学派里面的绝大部分人,恐怕到今天也没搞清楚这个所谓的“南郭先生”到底是干什么的。最早提到南郭先生的出处是《韩非子》: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内储说上.说四)
这段故事的意思就是说:齐宣王听吹竽要求达到三百人齐奏的规格,这个超配的规格可能暂时不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所接受。而齐国一位名士“南郭处士”对齐王表示支持,并亲自参与吹竽,于是齐王为了感激他的支持,给与其相当于数百人的俸禄。这个“廪食以数百人”的待遇如果量化一下,就好比普通人一个月挣一万元工资,而南郭处士一个月大概能挣到三、五百万元工资。
这段描述的历史背景其实在于,齐国从宣王之“徐州相王”起,开始施行“王政”,即打破原有周礼的束缚,建立起按照齐国当时现实的需求重新给各个阶层的人安排利益分配的一套规则。既然有人得利,就得有人的利益受到冲击,于是对于齐宣王的新政,有支持者,更有反对者。新政的一个具象化的代表就是“礼乐”,譬如三百人齐奏的场面,大大突破了原来国君在听奏乐时候的规格。当然除了礼乐之外,还配备有全套的改革,基本上瓦解了原来吕氏齐侯、国氏和高氏三家通过氏族血缘关系和分封体系控制齐国大部分人口和土地的旧体系,彻底转型为陈氏主导的按照功勋重新划分齐国资源的新体系。在大多数人对新体系持怀疑态度的背景下,素有贤名的“南郭处士”挺身而出,以为齐王吹竽来表明自己对改革的支持立场。此态度得到了齐王的赞誉,于是给与其远高于应得的待遇水平。这跟后来燕昭王“千金买马骨”、为郭隗筑黄金台本质上是一个意思。虽然标底本身价值未必那么大,但是表明了君主改革的坚决态度。《韩非子.内储说上》里面其实举了很多这种类似的例子,读者有兴趣可以自行阅读。
不过这种赏赐看来不具备可复制性,也不具备可持续性。因为如果为了这么一件小事齐王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那么明天如果有人打了胜仗该怎么赏赐?后天又要推行新的政策,又要以多大代价来鼓励大家支持?所以后来即位的齐湣王决心终止这种象征性的利益分配。但是难度在于,这是先王制定的规矩,难道可以直接否决先王的赏赐吗?那以后谁还会相信齐王的承诺呢?
于是齐湣王在“高人”的指点下,要求“一一听之”。现在问题就来了,如果每个人吹竽的水平都差不多,那么凭什么南郭处士就得到四五百倍的待遇呢?南郭处士也听出了齐王的弦外之音,于是抛弃了俸禄主动逃离齐国。
通篇故事里面,其实从来没说过南郭处士不会吹竽,而且吹竽也根本不算什么高难度的专业技术,搞不好南郭处士还会更有水平的“操琴”、“击筑”等高级玩法,所以说南郭先生就是骗子可太冤枉他了。南郭先生的问题在于,当君王需要把它树立成一面旗帜的时候,给与其超高的待遇,以吸引整个齐国大众对“王政”的支持,这笔投资对于齐王来说绝对是划得来的。但是既然整个齐国已然支持了“王政”,那么也就不需要再高举这面旗帜了,所以南郭处士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而已。
总体来说,南郭处士绝对是一个优秀人才,因为其一出面支持三百人吹竽的新礼制,马上就引起了大众的瞩目。这就相当于伯乐在集市上对一匹马多看了几眼,马上这匹马的身价就涨了十倍一样。因此南郭处士起码相当于现在的“名嘴”或者“流量大V”,只要他一出面,马上就能够带风向,吸引公众眼球,而“廪食以数百人”则是齐宣王给与的“对价”。因此大多数人的烦恼,其实不在于是否被别人当作“南郭先生”,而在于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求为南郭先生而不得”,也就是说没有“自带流量”的能力。
不过南郭先生的失败之处在于“怀宠”,就是说没有意识到这种对价的不可持续性,也没有在赢得了荣誉的时候就趁早激流勇退,主动“致邑于君”。而齐宣王本人确实也不好意思收回成命,只好遗命继承人齐湣王将来在适当的时候,以柔性的方式暗示在施行“王政”期间所树立起来的这些“旗帜”们,你们趁早见好就收吧。等到南郭处士意识到齐湣王的敲打的时候已然有点晚了,只好狼狈逃走,反而成了笑柄,其实他跟历史上其他的那些主动“返邑”的诸如向戌、子产、公孙免馀等贤臣只有一步之遥。
好了我们不要再笑话南郭先生了,因为他根本就没什么可笑的,其结局也只能算是“璧有微瑕”,无伤大雅。可笑之处在于,这个故事其实已经流传了两千两百多年了,但是现代人似乎完全没能抓住这个故事的要领,而曲解成“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骗吃骗喝”了。这就揭示了一个问题,即大部分人根本就只会人云亦云,对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盲目听信,自己又手懒不肯去考据,结果导致以讹传讹。
同样大家也得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大多数人只会人云亦云,或者说只敢人云亦云?我之前还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昨天发的文章一被“锁定“,我大概就明白了八九分了。其实这就跟“南郭先生”的故事是一个道理,别忘了南郭先生当初站出来支持“必三百人”吹竽是为了谁?直到后来结局是“处士逃”,这背后又是谁安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