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

《路边野餐》累计票房532万,文艺片宣发应该怎样做?

2016-07-26  本文已影响364人  顾影自言

毕赣导演电影《路边野餐》上映第一周获得333万的票房,比另一部文艺片《冬》多很多,比“惊天一跪”的《百鸟朝凤》少不少。

今年的暑期电影,随便一部拉出来遛遛都是投资过亿的大片,而投资不到百万、仅上映十天、演员都是导演亲戚的电影《路边野餐》在众多高投资大片中显得寒酸而局促,但是幸运的是,《路边野餐》毕竟回了本,导演毕赣接下来将有更多的钱投入创作。

但是另一部比《路边野餐》早一周上映的文艺片《冬》就显然没有这么幸运了,这部影片和《路边野餐》一样早在一两年前就已经拍摄完毕,并在2015年4月11日登录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但是各大门户和平台几乎看不到一丝宣传的消息,据说,电影上映2周以来票房仅有22万。

为何同为文艺小众电影,两片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原因有二。首先,电影《路边野餐》曾在亚洲乃至国际上获得重量级大奖,13座奖杯加身,让其负有盛名,备受观众与媒体关注。其次,《路边野餐》的发行是由专业公司参与的,中影国际与北京太合娱乐负责了这方面的工作,在上映之前在时光与其他门户网站做了少量的宣传,此外导演毕赣还带领演员在8个城市做了路演,北京首映甚至请到了演员祖峰。

如今,我国的电影总票房正朝着“世界第一”奔去,但是文艺片的市场并没有迎来春天。中国电影产业发达之后,资本都希望来这个朝阳产业中获利,使得整个电影行业都在遵循着资本市场的逻辑。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电影创作模式要么是IP改编,要么是明星出演,这些方式都是因IP和明星原有的粉丝效应获得票房与成绩,而国产文艺片往往是原创的内容,小投资也根本不可能吸引来大明星。

《路边野餐》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电影《百鸟朝凤》8000万票房的成功,院线经理真的应该反思,《百鸟朝凤》上映后票房上座率并不算低,但因票房相对慢热导致排片量不升反降,在国内文艺电影观众不成规模的状况下,艺术影院的呼吁成为空想。院线不应以商业大片的眼光审视并设计小众电影的票房安排,给文艺电影一段积累口碑的时间。

在《冬》上映的同一天,优酷视频就将电影同步上线;《路边野餐》也在十天的放映之后登录视频网站,这无疑是小众电影获得更大利润的一种方式。只是如何平衡影院与视频平台网站的利益将成为一个难题。

另外,将《路边野餐》和《冬》在票房上的案例对比来看,小众文艺片其实也应该做足到位的宣传,酒香也怕巷子深。然而小众文艺电影因经费与内容原因不能像大片那样宣传,但却需要专业的团队走出自己的方式与路子。去年的电影《十二公民》也是徐昂导演的处女作,该片没有电影电视圈的大明星参与,演员大多为观众不知名的话剧演员。影片在宣传时,请到了著名的“蘭发行团队”对此片进行海报发行、预告发行、点映、首映等进行一系列宣传,最后这部小成本电影达到了近1400万的票房。

从中国电影近几年的大趋势来看,文艺电影的总体市场还是逐渐变好的,作为观众,我们能看到更多的文艺片已经是一种进步,正如导演毕赣所说,资本的溢出不是一件坏事,它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因此他们才能考虑到小众文艺电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即删)

(如果你喜欢此文,请关注我的微博。我会努力为大家带来新鲜的资讯,有趣的评论,深刻的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