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猿一枚与房子的故事
加班至深夜,出租车司机很健谈,我就和他各种抱怨生活压力大,司机师傅没有加入我的节奏,反而云淡风轻地开导我“我以前也和你一样,不过没有用,踏踏实实工作吧,不要攀比,想开点”,我豁然开朗:“您真是胸怀豁达”,他谦虚地笑道:“不行不行,我也是拆迁分了三套房之后才想开的”,我...
我叫一枚,是个程序猿,2012年在国奥村小区附近给导师打工,据说这是08年奥运会运动员住的地方。
项目组一个年轻老师刚在这里买了套房子,200平,3室2厅,首付100万出头,经常和我们吐槽还款压力大。我心想,你月薪不足1w,压力当然大我马上毕业,手头已经有两个很好的offer,几年以后国奥村的房子对我来说应该不是事儿,虽然人烟稀少吧,但环境好啊,学区啥的就先不考虑了。
初入职场
转眼毕业了,我放弃了special offer,因为我要扎根北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终身,首付的话,晚几年也能攒够吧。
最终,我选择了一家高大上的国企,夏天都不让穿裤衩拖鞋上班,必须西服革履,关键是还有宿舍,据说还有希望分房!
而且,为国家做贡献也是很好的嘛,于是我高高兴兴地入职了,也先不关心房价了。
待遇嘛,标准价,还没有很多同学的个税多,宿舍要排队,分房的事也没有确切的说法,不过无所谓,不打卡,免费食堂,体育馆,不能要求更多。
人际关系嘛,大家都是名校出身,素质都很高,但明显分成两个圈子,谁也不鸟谁,A圈子的同事聚在一起聊天时,很快会充满负能量,最后以互相慰藉,强行注射鸡汤结束,B圈子我们进不去,所以也不甚了解 ...
工作嘛,设计架构写算法,带着外包攒代码。
可是,时间长了,发现心气儿越来越不顺,举几个...算了,还是不举了吧,大家知乎吧,总之我不太适应国企的氛围 ...
貌似很多时候程序猿都是这种待遇:
我离开已经3年了,A圈子的大部分同事也陆陆续续离开了...
逃离安逸
这时,房价和生活压力一起翻了几番,再看国奥村的房价...
回龙观的房子和当年的国奥村一个价,但我还是没买:
1. 要强,首付还差点,又不想从父母那拿钱
2. 觉得背上贷款会降低生活质量
3. 觉得房价虚高,不值
辞职后考虑过重新进大公司,但几个大公司的同学听说我辞职了,人工智能正火,苦口婆心拉我一起创业,各种给我洗脑,说大公司不好,在房价的压力下,我还是动了一夜暴富的心思,开始了苦逼的创业生涯,几个月下来我就感觉我的气质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转变。
创业时和之前的年轻老师请教,发现他把国奥村的房子卖了,2000万,换了2套小的,一套学区,一套自住,剩下的钱理财...
尘埃落定
据说,程序员世界的鄙视链是这样的:
所以,我结婚了,媳妇从来不给我压力,但她的小伙伴都慢慢买上了房,我也能感觉到她的焦虑和没有归属感,而且,没房不能落户,不落户不能生孩,于是买房又提上了日程。
16年初买了套80平的小房子,背上了贷款...
买房之后我也长期不再关注房价了,反正是自己住,涨跌和我无关,按时还贷就好了。
最近看了下,我的小房子价格又快翻倍了...
又看了下回龙观,很多单价已破 7 万...
中国的房价真的太疯狂了,一次次创造着奇迹... 举个:
我的家乡,小城XX,人均1000多的收入,支撑起了10000一平的房价,还一房难求。
我的家乡很繁华,交通要道是这样的:
能让大车抛锚,事故频发,很多人在微博上发视频,有关部门发公告表示会修路,一年过去,小康县批了下来...
我想借机把思域换成冠道,媳妇不同意,因为程序猿只投资,不消费...
事到如今,关于房子,谁也不知道哪个才是狼来了的故事,买房还是不买房?谁会变成待宰的羔羊?多少人撑了一年又一年,最终选择不再相信房价下跌的预言,付出比之前多几倍的代价拥抱房地产,然后转头看多 ...
再次出发
虽然买了房,但我真心希望房子可以回归居住属性,到时候我也买套国奥村的房子
我和房子的故事就写到这吧,以后的路怎么走,其实还没想好...
总结这些年的得失,我觉得根源还是在于当年青葱年少,缺乏规划,进入职场之后,做任何选择都只考虑当下,并不知道将来可能面对的是什么。得知“有树职场” 在做职场科普,职场经验分享后,我感慨良多,于是无偿贡献了我的故事。
如果你也有感触,就动动手转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