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线下服务互联网化正当时
现在针对互联网创业的话,有些东西就不要轻易去碰,包括工具、电商、社交、内容这么几个领域。如果轻易进入,那就会做得很辛苦(具体参见前文《如何创业、择业、做产品》)。而应该选择通过互联网来做服务。特别是线下服务向线上迁移,进行互联网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O2O。
那为什么现在我推荐现在在服务领域创业呢?因为三个原因:第一,移动互联网深度发展,已经开始进入线下了。我相信,互联网的存量信息已经被bta说占据,而互联网的增量信息,将来自于线下,包括两点:实物信息的数字化,线下服务的互联网化。(具体分析参见前文:《互联网发展的六个趋势》、《互联网发展新形态的分析与预见》、《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差异2:互联网如何改造传统行业》)
第二个原因是,线下市场是分区域的。线下的特点是:各地差异大,消费者层次不一样。因此线下服务难以依靠长尾去支撑。正因为不同的区域,市场情况完全不一样,所以这意味着即使某家公司在某个区域市场占有绝大部分市场,但你仍然能够在其他区域市场创业。因为它在某一个市场的成功,将很难复制。也就是说,地域的差别,导致在线下服务市场,世界仍然不平。
而且,构建线下服务,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做地推,这需要依靠线下团队的强力支持。这个过程是非常繁琐的。而且中国的服务业的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互联网服务的理解与接受度都较低,这使得地推其实很困难。因此对于大企业而言,这做起来仍然吃力。所以他们都采取投资的方式,而不是自己去构建。
第三个原因,是整个线下服务市场的市场格局还没有形成,产品和商业模式等也都还在探索中,大家都在摸索着前进。大家都需要通过地推去逐步积累线下的资源,这与纯互联网市场上,一个产品打天下的商业模式完全不一样。
因以上三个因素,这就意味着,所有人都有机会。那面临机会时,具体如何操作呢?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创业者千万不要根据服务去加载场景,而一定要根据场景去加载服务。这是有深刻教训的。失败案例包括百度地图和微信电商等。当初百度地图收购糯米网,想当然的在地图里面加载各种团购、优惠信息,以为用户会去点击。结果用户用脚投票,导致他们不得不改变战略。同样的,微信因为有几亿用户,因此变现需求强烈。于是背离社交网络这个核心价值,在里面卖商品,或向京东等引流。其结果,却是让他们失望。(详细分析请参见前文《根据场景加载服务》、《微信的边界在哪里?》、《微信的边界.2》)
第二,对于线下市场而言,重点在精细,在本地服务,而不在规模。这和纯互联网市场不一样。线上的特点,是屏蔽了地域性差异,以及时间、空间的鸿沟。靠长尾支撑起大市场,所以重点在大而全,在量。但另一方面,线上的资源,因为信息流动的零成本,导致很难具有独占性。这使得这么多年来,互联网的内容都没法收费。但线下的资源,却具有独占性这个特点。因此我认为线下服务,应该做好本地化。宜做重不宜做轻,宜做透不宜铺量。
所以其实我最看好的,是58同城所采取的方式:不是简单的构建平台去连接供需方,而是涉足服务本身。譬如58到家,不是单纯的做个平台,把司机和用户需求对接,而是招募自有司机,涉足搬家服务本身。而58同城在线下其他服务领域,采取的也是这种模式:自己招募、甚至培训服务人员,深度涉足线下服务。这当然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投入巨大,并且发展相对缓慢。但这却是真正正确的做法。因为这既能保证服务质量,又能做好服务管控,从而既提高用户体验,又便于企业对资源的管理。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互联网的价值不是聚合和连接吗(参见《互联网认知入门与提高》一文)?那为什么到了线下,就要自己去构建服务,而不再是单纯的做连接了呢?原因在于,线上的信息,是标准化的元数据。所以互联网可以轻易连接并传播。但线下的服务,很多却是非标准化的。而且线下服务从业人员的数字化,目前也非常的初级。所以这就需要平台方自己去涉足服务,而不能只是单纯的做信息的连接平台——信息都没有标准化,甚至都没有信息,你又去连接什么呢?元数据的缺失,是要求创业者必须自己涉足服务的根本原因。
对于唯物主艺来说,我们的目标是“自然、无缝”的聚合、连接各种与物相关的对象与服务。因此,我们同样也会遇到在线下市场,元数据缺失的情况。所以唯物主艺现在看起来只是一个工具,但做到以后,仍然不可避免的要做重。
当然,线下很多行业也是政策监管较严的行业,有时候会面临较为严重的政策风险。互联网从业者切进去,很容易碰到政策红线。淘宝医药馆关闭就是典型的案例。因此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是必须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