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谈写作成长励志

我用这个方法治愈了写作迷茫,你也来试试?

2018-05-08  本文已影响311人  丽荣冰荷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呢?

写作日更打卡坚持了一个星期,觉得好累,于是放弃了?

一个星期坚持下来了,但是过了大半个月的时候,真的觉得好累,今天休息一天,明天再继续。结果第二天懒癌发作,还想再放松一下,结果前面的坚持都白费了!

有些同学加入了30天日更打卡的计划,有群友的鼓励与加油打气,30天日更也坚持下来的。但是30天结束的时候,却突然失去了目标,然后写作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慢慢的又放弃了。

如果你有这些经历或感受,那其实都是正常的,你现在经历的,我曾经也经历过。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那21天后呢,难道就不会放弃吗?

不是的,有很多人坚持了一个多月,但是却依然难以养成写作习惯。于是我们开始迷茫,坚持怎么就那么难呢?是不是我不适合写作啊?要怎样才能让自己养成写作的好习惯呢?

今天在看弗兰克老师的写作干货分享,看到一句话时让我感慨万千。他说:很少有人能坚持做一件事情超过1个月,3个月,半年,1年,3年。

是啊,假如一件事情超过我的预期时间还不见成效,我还会继续吗?我害怕那个没有结果的结果,同时也很迷茫,不知道要不要继续写作。

如果你也有跟我类似的迷茫、害怕,烦恼,那么接下来的内容也许可以帮到你。

1.恐慌与迷茫

说实话,开始写作,是出于想要找到一条自己的路,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赚钱,生活。我想要做自己。

我从开始写作到现在差不多快有3个月了,期间喜欢我文字的人倒也有,却唯独没有收到过任何的回报。我是课程也学了,书也看了,日更也写了,别人的方式也去模仿了。但是仍然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得到大家的赞赏。

我开始停止日更,改为深入思考如何写作。因为我还有工作,还要带孩子,时间有限,日更时,我为了完成日更而日更,这让我的思考只停留在表面。我希望能更深入的去思考问题,然后给大家带去更加优质,更有价值的文章。

我更换一种方式去写作,也是希望这种方式,能让我的写作路走的更长一点。

但是当弗兰克老师提出,半年,1年,甚至3年这样的时间概念时,我不禁怀疑自己,假如3年过去了,我仍然找不到方法,仍然碌碌无为,该怎么办?

这种不知所措,不禁让我惊恐且迷茫:要不要继续坚持写作,万一失败了呢?我害怕自己做了无用功,害怕别人的质疑,害怕错过其他更好的机会。

为了不让自己继续迷茫下去,我只能去找答案。

2.怎么办?

害怕有什么用呢?我的内心告诉我,我不想放弃,我渴望成功。

我一直都认为:只有直面问题,才是解决恐惧的最佳方式。

于是我问了自己3个问题:

①假如3年后,我真的还是碌碌无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3年后,我写的东西还是没有人喜欢,我肯定会非常难过,也许会怀疑自己,怀疑写作注定与我无缘,最后放弃自己的梦。

我想要做自己,想要活成自己,但最终还是被现实打败,我是个失败的人。做自己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不如跟其他人一样继续混着日子,活在舒适区里自我欺骗。

我必须要接受我不耻于接受的现实,我很平凡,平凡人就应该老老实实工作,上班下班,专心工作,回家带娃。

又或许生活中会有新的机遇出现,燃起曾经的热情。但是一想到曾经的失败,新的热情我又能坚持多久?

这样的生活太糟糕了。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想着不能做自己,想着只能机械的活着,我不禁泪流满面。

②假如3年后,我还是碌碌无为,这样的结果我能接受吗?

说句实话,内心万般不想接受。

我不想承认自己的无能,不想麻木地活着,像个木偶。但是假如真的发生了,我却又不能不去接受。那时,生活失去本有的意义,人生也不过是走个过场。

对不起,我实在想象不下去也写不下去了。太痛苦了!我的结论是,我无法接受这样的后果。

我记得听樊登解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时。里面有句话是说: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我有权力选择是否拥有梦想,我有权利选择坚持或者放弃,我有权力去选择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③假如我不希望3年后仍然碌碌无为,那么我现在能做些什么?

我不想碌碌无为,我想要活出自己。然而想要这样的生活,却不容易,摆在眼前的问题便是:我现在要怎么做,如何才能避免3年后碌碌无为?我翻阅书籍,重温老师们的教导,总结出以下3个方法:

※.持续阅读,持续成长

有多大的智慧才能承受多大的荣誉。只有不断的成长,学习各种知识,才能让我的梦想离现实更近一步。

我要针对我自己的目标,罗列出一份书单。然后根据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制定每月的读书计划,落实到每周以及每天的某个固定时间,直到阅读成为我的生活习惯。

我要坚持写晨间日记,每天问问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这个月的目标是什么?今天主要任务是什么?今天有哪些成果?每周对自己进行一次检视,看看方向有没有错,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每月做一次复盘,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制定下个月的目标。

我曾看到一个网友说,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团队那样来工作。我深表认同,我就是我的团队。自己的事业如果连自己都不重视,又有谁会来关心呢?

※.持续思考,持续输出

光学习是没有用的,光输出也是没有用的。

我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那么我写的东西必须是有价值的。我需要得到大家的回馈,那么我就要抱着利他的心理,真诚的去帮助别人。

在这条路上,我还是个初学者,也期待别人能告诉我,要怎么做才能帮到大家。

为了让大家能相信我可以帮助你,我就需要足够真诚,以及足够专业。

为了让大家知道我记住我,我就要在我的脑门贴一张纸:我是一个职场妈妈,关于如何平衡家庭和职场的烦恼,都可以找我来讨论。

为了让大家能看到我,我可能还要再吼一嗓子,以便让大家能在人群中快速找到我。

这大概就是专业、定位以及推广了。

当然,穆罕默德也说了: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如果你没主动告诉我你想知道什么,那就我过去找你,看看你最近有什么烦恼,看看是否有我能帮到你的地方。重要的是,我的思考和输出都是围绕着你而进行的,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寻找机会,抱紧大腿

我真的好平凡,跟大多数人一样,没啥人脉,也不懂如何抱大腿。

但是如果我要摆脱困境,光靠自己琢磨,有时候真的会浪费很多时间和机会,而且也未必能琢磨出什么。幸好,我们生活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网络上面有很多大咖牛人,只要付费,就能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改变自己,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向大咖牛人请教,更是必不可少。有句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见一个有影响力的牛人,对像我一样的平凡人有多大的影响力啊。

牛人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群牛人朋友。我公司里的领导经常说: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多跟那样的人呆在一起。很多事情耳濡目染,环境因素也会促使我们变成那样的人。

我不想放弃梦想,就要努力改变自己,不断地去认识比自己更加厉害的牛人,并且维持与牛人之间的联系。

3.未来不可知,过去不可改,唯有当下还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段话,觉得很不错,与君共勉:

认识自己真的很难,因为它考验我们敢不敢面对懦弱的自己,丑陋的自己,虚荣贪婪的自己。考验自己敢不敢揭露血淋淋的人性。

为了看清自己的目标,我把内心最恐惧的那一幕展示出来。为了不让那一幕出现,我主动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便让我更好地走在直达目标的路上。

假如那天真的来了,我必将再次回顾自己的初心:我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再问问自己那3个问题:1.如果我放弃,会有什么后果?2.这样的后果我能接收吗?3.如果不接受,我要怎么办?

这样,我将会有更大的勇气去挑战自己,而不是轻言放弃。

假如你也跟我一样,写作时写着写着就迷茫了,害怕了,不妨试一下我的方法,也许那时你的答案就会很清晰了呢!

另外悄悄的告诉你,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解决写作时迷茫的问题,在其他的场合也是可以使用的哦。

比如孩子和父母之间吧,总是会有一些矛盾冲突。父母想要孩子学英语,孩子却对画画更感兴趣。看似不可协调,但其实不管父母或孩子目标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

既然有着共同的目标,就可以共同思考上面3个问题,便于帮我们取舍学习的内容。比如选择学英语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这样的结果我能接受吗?如果可以接受就去做,如果不能接受,就要想办法去改变!

如果文章让你有一丁丁收获的话,帮忙点个赞呗,就当鼓励我一下!

作者:冰荷

一位85后职场妈妈,热爱文字,喜欢专研的“小姑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