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读书就要精读

2015-10-29  本文已影响2720人  大龄程序员在帝都

这篇文章是李笑来老师的作品:
原文出处

原文内容更加充实,这篇是删减版,时间多的建议看原文
1. 不老实就肯定吃亏

做人可以不老实,学习不老实就非常不划算。在这一点上,我算是捡了便宜。 我的父母从来不吝惜给我买书的钱,于是几乎从记事儿开始,我的主要花销就是买书,直到今天。而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母亲随父亲平反落实政策调动工作,不再做兽医,调到某大学的图书馆工作——于是家里便省下了很多很多买书的钱。从小泡在图书馆里长大,实在是我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情。

关于读书的态度,我一直感激母亲。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坐在那里乱翻书,被母亲看到,她问:“你看什么呢?”

“书呗”,我心不在焉。

“那么翻,你能看懂什么呀?”母亲好像很随意。

我说,“这种书……随便翻翻就行了……”

母亲顿了一下,过来把我手中的书拿走,仍在桌子上,一字一顿地说:“随便翻翻就行的书,你看它干吗?浪费时间。”

我愣了一下,却很快明白了母亲的意思。这句话一下在就刻在我的脑子里,从来不曾忘记。读书,就要读好书。读好书,就不能随便翻翻。所以,这么多年里,无论我读什么,只要认定那是一本值得读的书,我就会精读,并且往往要精读许多遍。后来我也常常跟学生说,好书,不是翻的,是读的——精读(当然,更为文绉绉一点的叫法是“研读”)。

2. 读好书一定要慢

读书一定要慢,因为只有慢读才可能细品。读书与赶路不同,对赶路的人来说,几乎只有终点才意味着一切;如果赶路的人流连路边的风景或者纠缠沿途的遭遇,他就可能无法到达终点甚至误入歧途。然而读书却并非如此,如若读书真的是像是赶路一般,那么打开书直接读最后一句话岂不是最好?

好书对一些人来说就好比氧气一般重要。曾经觉得好书难寻。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二十年前得知有个叫乔治奥威尔的伟大作者写过一本好书叫《动物农庄》却便觅不得(那时候这本书是禁书)的极端沮丧。转眼二十年过去,互联网改变了一切。只要读得懂英文,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得到的好书就根本看不完。

身边的朋友总觉得我读书很快,事实上我读书很慢。我从不“泛读”,因为我觉得一本“翻翻”就可以了的书是不值得去读的。我总觉得“泛读”只有一种用处:用来粗略地判断拿在手中的书质量如何。二十多岁之后,我发现自己甚至在读小说的时候都喜欢一个字都不放过。遇到措辞考究的作者,阅读过程就更是充满了乐趣。尽管自己写字不喜欢太过考究,但是欣赏他人的精心却很容易让自己产生自己其实也挺考究的幻觉——心知肚明那就是幻觉,然而也知道那是有趣而无害的幻觉。

之所以读书慢,也乐于慢,是因为当前的大环境可以给我一个“极端八卦”的机会。我总是慨叹“Google + Wikipedia + English = Almost Everything”。看到作者提到某一作品或者另外一个他所敬佩的作者,马上就可以查得到相关信息,一头扎进去给它翻个底朝天才叫一个爽。看到George Cooper在The Origin of Financial Crises: Central Banks, Credit Bubbles, and the Efficient Market Fallacy (Vintage)里提到Hyman Minsky,马上跑到Gigapedia上查,很快就找到Hyman Minsky的《John Maynard Keynes》(这本原本已经绝版的书,因为George Cooper等人的引用,而由McGraw-Hill出版公司于2008年4月重新出版)。再把前前后后的八卦挖掘一番,已经是三五个小时,却也乐此不疲。

读书慢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用很啰嗦的方式记笔记。多年的经验使得我不再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笑来说“记笔记一定用Google”。摘录原文不再耗费力气(伟大的Copy/Paste),写下批注,甚至干脆写一整篇文章,加以分类关键字(以便将来搜索),相当耗费时间。但这个时间耗费的值当,不记笔记的人无法理解这种时间精力耗费的合理性,正如不成事儿的人永远不知道事无巨细的道理一样。

好书读一遍是不够的。读书的最大惊喜往往来自反复阅读中的“偶然”发现。阅读会刺激思考,思考进而会改变阅读的质量,两者会相辅相成,相生却永不相克。这个过程中几乎可以清楚地体会到多巴胺的分泌,难怪中国古人说 “书中自有颜如玉”,外国人说“Reading is better than sex”。

3. 人们为什么讨厌精读

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教育设计者原本的意愿和顺序很可能是这样:

先识字,并识足够多的字(显然常用三千汉字肯定是不够的——对那些了与追求知识的人来说);

习得足够多的词汇量;

学习更多、更复杂的是概念——每一个重要的概念都需要大量的篇幅阐述;

与此同时习得基本的逻辑运用能力,以便能够更有效地理解组织已知概念及其相关信息;

通过不断的精读习得更多的概念理念;

通过大量的泛读扩充补充自己的概念和理念;

通过实践重新理解重要概念,修正对重要理念的理解;

精读与泛读相互补充、交互运用……

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人从未有能力去“精读”——识字不够多,词汇量不够大,概念量不否丰富,逻辑不够严谨……一句话,不具备“精读”的资格。

然而人们总是假定自己的能力会随着年龄自动增加,于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假定开始显得极端自然:每个人从学校毕业之后都假定自己识足够多的字、有足够大的词汇量、足够丰富的概念量、足够严谨强大的逻辑思考能力……最要命的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已经不再需要“精读”——那是中小学生被逼才愿意做的事情 ——“泛读”才是配得上自己年龄的活动……

他们就好像是股票市场里胡搞瞎搞的投资者一样,时而凭着运气发了点财,甚至是大财,越发地以为自己的成功绝非偶然——心里想着“我是有来历的,走在芸芸众生中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但是只要时间足够久(人们越来越长寿这个事实最大的效用就是使得某些幻觉终将不得不面对现实),爬得越高就摔得越惨—— 事后却已经没有机会重新来过。

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走到最后一个环节的人所掌握的“泛读”能力,和大多数人以为的“泛读”其实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尽管在“泛泛而读”,却拥有足够能力“不漏过任何重要信息”,并且常常还可以做到“在字里行间读到言外之意”;后者是真的“泛泛而已”,从未获得过完整的信息,在千疮百孔的零碎信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特有幻觉(且不自知)。

到了一定岁数之后再想重新培养自己的“精读”能力就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了,因为有太多错误的“模式”已经养成,各种各样的错误的理解早已错综盘杂,理不清任何头绪。可惜。

4. 快速阅读往往并不靠谱

市面上各种各样关于“快速阅读”的神话,其实都非常不靠谱。我不相信那种靠改变眼球运动方式提高阅读速度的理论,因为速度的瓶颈根本就不在于“输入方式”,而在于“理解能力”。我也绝不相信“快速阅读”能靠一个什么“补习班”就可以解决——我相信阅读理解速度只能通过积累提高。

各种快速阅读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它们假定所有的文字都是格式化的——事实上这绝对不可能。只有格式化的数据才能批处理,这是每一个程序员都懂的道理。可问题在于,知识不可能是格式化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恰恰因为简单而难以理解并加以应用,而它们之间又相互关联,有着复杂的依存关系。想用一套简单的模式处理所有的数据,这愚昧的痴心妄想。

积累阅读量是提高阅读理解速度唯一方法。读书多的人读书快。尽管好像人们更愿意相信这句话的反方向:那是“因为读书快所以才读书多”。

观察一下生活。那些只读到初中再也不上学了的人,看书很慢的(姑且不论他们能否看懂),也很省钱:一本几块钱的杂志可以读好几个月。而相比来看,大学生读书就要快出许多,一本杂志在坐地铁的过程中就可能被他翻阅完毕,并且过后还能将其中精彩的内容复述给朋友。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因为二者之间的阅读量积累差异实在是惊人。

心理学家Blachowicz博士曾经做过的调查结果可以给我们一个更清楚地解释这个道理的依据:

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如果每天能够做到独立阅读10分钟的话,那么就要比那些不做独立阅读的孩子每年多读62万2千词……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差不多一分钟阅读大约170个英文单词。而实际上,中国学生如果在阅读中文的时候,可以做到差不多一分钟200字以上(因为中文的字都是单音节的,而英文词汇往往不止一个音节)。

如果我们按照200字/分钟的阅读速度计算,不算小学时代,仅仅初中三年,平均来看每个孩子每天的阅读量大约是1.5万字(仅相当于75分钟的阅读量)。换言之,初中时代,一个普通的学生,三年总计阅读量会超过1600万字——如果假设平均一本书20万字的话,就相当于80本书。

到了高中时代,喜好读书的孩子阅读量增长会超乎普通人想象——他们的阅读速度会很自然地提高2~3倍,又由于理解能力大幅度提升,他们往往并不需要“速读”,而是通过“略读”获取更多的信息。比如说,作者为了证明一个道理提供了三个例子——体现为三个段落,那么,有理解能力的人会扫过第一个例子,跳过其它两个例子而去继续阅读下一个章节。因为这样的时候,他们的阅读速读看起来就比其他人快出许多。所以,通常情况下,在初中时代积累了大量阅读量的学生,在高中时代的阅读速度大约会提高10倍左右。这样算下来,整个高中三年,喜好阅读的孩子通常会在这个时期保守估计积累超过1亿字的阅读量。

这就好像飞行员也好、汽车司机也罢,夸耀自己驾驶水平时会“很客观”地强调自己的驾龄或者里程数一样,一个人的阅读量积累越多,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进而阅读速度就越快,进而阅读量更容易积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说,真正有用、有意义的快速阅读能力,是靠积累获得的,而非靠什么新鲜的不靠谱理论,或者蒙钱的培训班。

5. 给自己种一棵读书种子

经常听人们这样说:“我对英语非常感兴趣”,却很少听到有人这么说:“文字太美了!”很多人对英语感兴趣,却对母语没兴趣,这只能说明他们不了解文字的意义,只不过是肤浅的实用主义者而已。他们看到的只不过是“英语好的话薪水高,机会多……”而已。要不然他们怎么会对越南语、缅甸语不感兴趣?人大多都如此,都想要自己配不上的东西——这是他们的本质,也是他们最终不快乐的根源。当然,他们把这种莫名其妙的行为称之为“追求”,并且对这个词有着特殊而又浓厚的情感。肤浅的实用主义者对英语的兴趣,就好像是一个不懂工程的人对工具的兴趣一样无聊。

印象里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多懂一门语言的好处,是终于读到Animal Farm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在国内许多年前曾经是禁书。经常可以在一些牛人的文章里看到这本书被提及,我却遍寻不得之,极为痛苦。终于有一天,搞到一本Animal Farm的英法对照本,于是一口气读完。当时的我当然看不懂法文了,而英文要靠不停地查词典才可以。那所谓的“一口气”大约是两个星期——那书其实只不过是薄薄的一个小册子而已。Animal Farm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作者乔治•奥威尔(Geroge Orwell)用他不留情的笔触讲了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寓言故事。

在英格兰有这么一个农场。农场的主人常常酗酒,也不懂得善待农场里的动物们。有一天,主人不在,有一头老猪把大伙召集到谷仓里开了个会。就看它颤颤巍巍爬上台,对台下的动物们说,“I had a dream……”还没讲完,农场主就回来了,动物们吓得赶紧散会。第二天,老猪就去世了。可是那天老猪的讲演却深刻而又顽固地留在动物们的脑海里,尽管大多数的动物并不是很懂老猪说的究竟是什么……后来有一天,有两头猪(猪是所有动物里智商最高的),一头叫Snowball,另外一头叫Napoleon,带着大伙起义了,把农场主赶了出去,占领了农场,建立了Animal Republic…农场里还有很多其它动物,比如,无论谁说什么都点头称是的鸭子们,无私奉献自己的蛋的鸡们,充当警察角色的狗们,一匹为首是瞻兢兢业业的低智商的马Boxer,一个只喜欢花丝带的小母马Mollie,一头什么都看不上愤世嫉俗的老驴Benjamin,还有一只说话不中听的乌鸦 Moses……Animal Republic有七戒,最后一条是“All animals are equal.”

这本书读过很久之后的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多懂一门语言就相当于多出了一片天空。英语对我来说,不再是要“学”那么简单了,而是要用它获得自由,哪怕仅仅是精神上的自由——再说还有什么比精神上的自由更为宝贵的东西呢?

从某种意义上,我一直感激那个把Animal Farm禁掉的那个人(或“那些”我永远也不会知道是谁的人),如若他(们)未曾设置那样一道貌似不可逾越的障碍,我可能永远不会有这种特殊的体会。再后来,有一天听Randy Pausch博士在他的“The Last Lecture”中说“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y're not there to keep us out.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give us a chance to show how badly we want something…”——瞬间,热泪盈眶。

6. 如何收集好书

如果说好书多得像大海一般汪洋,那么烂书就好像太空一样苍茫。周永年之所以见书必得,是因为那个年代成书太难,传书不易。而今却不一样,出版越来越容易,传播越来越便捷。人们总是说这是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但是我却深不以为然。要真的是有效信息爆炸就好了——因为它爆炸了,我们就开心死了,爆炸了的有效信息不仅好找,而且好用。可事实上,爆炸的更可能是垃圾信息而已。互联网的出现,某种意义上只是加快了信息流动的速度而已,在有效信息创造方面的提升尽管很明显但效用从目前来看却依然有限。于是,更得益于传播速度增加的是垃圾信息、无效信息。而相对来看,有效信息却前所未有地更加难以寻找、筛选。

所以,花时间选书不仅一点都不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等同于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我个人对各种时间管理技巧都抱有一定程度的狐疑,只相信“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才能不虚度光阴。读书时需要消耗时间的,消耗时间等同于消耗生命,只要意识清醒,有谁愿意无谓地浪费生命呢?

最先可以从作者入手,买牛人写的书,尝试着去理解牛人的看法和想法。想了解任何一个学科,都可以先去看看那个学科里当前最著名的人写过哪些书。最著名的人不一定是最好的作者,但,总体上来看,他还是最靠谱一些。

我读宏观经济学的时候,第一本教课书读的是MIT的经济学教授Paul Krugman与Maurice Obstfeld合著的那本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此书1998年第一版,到2008年已经是第八版了;同一年,Paul Krugman获得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这样的作者所写的书,读起来相对更加放心一些——尽管,时时刻刻保留一点怀疑态度没什么不对,也确实应该。再后来,想去认真读一下心理学的时候,我选的第一本书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Martin E. P. Seligman的What You Can Change and What You Can't: The Complete Guide to Successful Self-Improvement。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去了解一个之前全无了解的领域,这样的时候,我们可能几乎没办法知道那个领域里究竟有哪些牛人。那还有另外一个方法,从版次入手。一般来说,我只买第二版以后的书。大约在1997年前后,二十五六岁的我,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竟然缺乏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于是只好跑到图书馆里找答案。从“thinking”这个词入手开始检索,发现有很多书的名字都以“critical thinking”为关键字——那之前我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词组(可见我有多么孤陋寡闻)。于是,在一大堆名字里有“critical thinking”的书籍里,选择了一本五六年前第一版、当时已经再版四次的书,Beyond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作者是Vincent Ruggiero,此书于2007年发行第八版。一点都不夸张地讲,这本书成了我那次重生的起点。直到今天,我都会时不时拿出这本书翻一翻。反复读过这本书之后,顺藤摸瓜又找到一批相关的好书,于是就不停地有着暗爽的机会……

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找到了Joseph M. Williams教授。当时在我需要的时候,找到了他那本在1981年首版、2000年已经第六版的Style: Ten 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此书于2006年发行第九版),然后一口气买了他的好几本:Style: Toward Clarity and Grace,The Craft of Argument(这本书我买的是第一版,2007年此书发行第三版),The Craft of Research。

还有一个淘宝的好地方是好书的“参考文献”部分。老外写书是非常严谨的,他们从来不会隐藏自己的想法的来源和根据,这些都要清清楚楚地罗列在“参考文献”之中。那么牛的人物写书所参考的书籍一般都是好书,而那些被参考的文献的作者,也往往都是骨灰级的大牛。而好书的内容中提到的、甚至给予极高评价的书籍,当然也同样值得找来一睹为快。

近两年我选书又多了两个标准:优选那些有电子版、有声版的书。电子版的书籍最好的地方在于可以随时搜索,而听有声书实际上是相当节省时间的,因为可以随时随地听,一本厚厚的书,其实全文朗读只不过是区区一二十个小时而已,往往一两周之内可以反复听上好几遍,而且占用的还只不过是走路、打车等无法阅读的时间而已,相当划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