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简友广场

老小孩儿

2024-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M木桐T

“我找不到呀,这几天我天天去找都没有,你快看看吧,是不是丢了,这可咋办呀”……

一大早睡眼惺忪的我,被父亲焦急的声音,将灵魂从睡梦中拉回现实。

“嗯嗯,我知道了,你别着急,没事的啊”。

父亲要找的,是几天前已经被驿站签收的一个快递。

他说,三天前就显示“已签收”了,可是他至今都没找到,实在没办法了,这才找到我。

安抚完焦急的父亲,我给驿站打了个电话,核实了这个件目前的状态。

驿站说这个件确实已经到了他们那里,因为有些业主取件不及时会导致他们超时,所以都会代为签收。

因为最近单量增多,可能压在哪了,对方表示会尽快处理。我将原话转达给了父亲。

他说“那就好,你告诉他们不用着急,不是啥值钱的东西,慢慢找”……

嗯❓这是什么操作❓我嘴里答应着,脑子里却全是问号。

明明是你大早上火急火燎的打电话来的,现在怎么突然不急了?

结合他最近两年的表现,想着想着我就明白了。

其实,他急的不是东西找不找得到,他急得是“找不到”这件事。

其实,这种场景我已见过多次。

比如,多年前第一次用智能手机;比如第一次用手机支付;比如,社保第一次刷脸;比如车站第一次刷证件进站,比如第一次……

他当时的那种手足无措,焦急紧张都是让我心疼的。像极了一个不知所措的小孩子。

人们愿意用“老小孩儿”来形容一些性格开朗,行为幼稚的老人,其实我觉得,这个词还存在着另一层意思。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科技越来越发达,大部分老人们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们国家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生活中到处充斥着高科技,虽然社会已经高度关注这个现象。

尽量的关照这一群体,但说到底作为子女的我们,才是关键。

就像我们小时候听到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时候父母是我们跟社会之间的纽带。是他们带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没耐心,不耐烦,那么孩子就很容易胆小怯懦,不敢尝试新鲜事物。

同样的,如果我们面对父母的疑问表现得不耐烦,他们也会变得小心翼翼。

生怕给我们添了麻烦,生怕自己成了孩子的累赘。所以,老人的幸福值跟子女的情绪是否稳定有极大的关系。

年纪大了的他们,对物质的需求其实并不多,就像小孩子也不会特别在乎吃什么穿什么一样。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理解,是陪伴,是细致耐心。别说忙,别说累,难道他们当初不忙不累吗?

小时候的我们压抑了会哭闹,而他们压抑了只会一个人默默地自责。

性格外向的父母也许会向其他人寻求帮助,但性格内向的父母,他们能信任的或许只有自己的孩子。我们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进步,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父母的表现会越来越幼稚,跟社会的距离会越拉越大。

作为子女的我们,能否像他们一样,满怀热爱,不厌其烦的一句句教我们说话;一步步教我们走路;一点一滴的教我们一些生存规则。

在我们偶尔犯错的时候,怎么教都不会的时候,心疼我们,顾虑我们的自尊,用一个相对温和的态度来解决。

当我们越来越大,“老小孩儿”们越来越小的时候,我们能否做一个合格的“反哺”的角色,而不是单纯的给他们买东西,转账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