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姗

说到时间管理,我最佩服这个神器!

2020-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灵姗
突然间,时间管理成了热词。具体原因,吃瓜群众都已经知道了。正好上周四我推送了最近做的时间管理思维导图,小伙伴们纷纷跑来给我留言。 image
  既然广大群众在这个故事里都意识到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我不禁看了一下自己待写作的文章。就有一篇时间管理的内容。此时不发何时发!今天故事的主角,是我前段时间坚持使用的**一款时间记录软件,叫做“itimelog”,这款软件的功能是,帮助你记录每分每秒时间的去向。**当时使用这个软件的想法是,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反思时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看看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时间投入是否均衡。![image](https://img.haomeiwen.com/i3279848/716a8985ea7e1028?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这个是去年11月的时间记录,那段时间是最烦躁迷茫的时候,现在看来整个时间使用也真的是惨不忍睹。**当时记录结束了之后一直没敢写文章,怕误导人,到了今年,我的整体时间利用率逐渐提高了,才翻出了这篇反思。当时我的情况很典型,希望这篇文能给大家一些帮助,**你有什么时间管理上的问题,可以写在留言区和大家一起讨论。**
image.gif
                                   ### **时间记录暴露的三个问题**

1.整体的时间比例上,学习时间太少了。这是去年11月份的时间记录,现在回过头来看感觉到很羞愧,学习的时间排在了倒数,反而一堆娱乐、社交、琐事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撑着那少的可怜的学习时间的,还包括我每天早晨用来进行语音写作的时间,还是只有输出,没有输入性的学习。

image
   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不再是强制性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拓宽知识面的学习,为了提升思维、拓宽视野,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还有一种是根据每个人的工作特点决定,比如对于我来说,看电视剧就是娱乐,但是对于影视剪辑的UP主来说,看电视剧就是学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很容易陷入到各种各样事务性的工作中去,大家都是一样,正因为如此,在我们不知不觉当中,学习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了。**2.娱乐时间超标了很多,不知道时间去了哪里。**我在看具体时间记录的时候发现,其实我玩游戏、看剧的时间并不多,最多的娱乐时间竟然是玩手机。
image 真的是太冤枉了,我天天监督自己少玩点游戏、看点剧,结果吭哧吭哧节省下来的时间竟然都花在了玩手机上,太惨了。我这个玩手机到底是玩在哪儿呢?要知道,我不怎么在手机上看剧、玩游戏。于是,我就去翻了一下我的手机的屏幕使用时间,发现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这几个大哥身上,微信、微博、和知乎。微信一周下来的使用时间达到了10个小时,这个时间很可怕,平时我经常是拿电脑登录微信,这个使用时间还没有算进去呢,所以我这每天在手机上的微信,到底是在干嘛。 image
 还有一个数据,就是平均每天主动拿起手机的时间大概是100多次,第1次打开的绝大多数都是微信,高达了300多次,但我回想了一下,因为来消息打开微信的机会其实并不多。![image](https://img.haomeiwen.com/i3279848/063b122641db59d0?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性的点开,然后点开之后看一眼哦,没有信息,然后随手点开群聊,到处去搜刮了一下信息,然后发现哦也没什么事儿,然后顺便打开微博或知乎刷一刷热搜。**是不是这样?这个时间是很碎片化的,虽然说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其实很容易就会沉浸进去,成为你不知道去向哪儿的黑洞时间。**3.事业上虽然投入的时间很多,但时间去向非常单一。**可以看到我会把很多的空余时间用在事业上,但是点进去看详情的时候,会发现大部分的时间都拿来写文章,没有说是去增进自己写文章的技术,或者说是给自己拓展更多的方式和内容。![image](https://img.haomeiwen.com/i3279848/35cee324b07b7321?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只是想到一个选题方向,觉得还不错可以去写,没有去深入考虑这个文章的受众面,没有去想着写成系列的文章,或者说是更有长期价值的文章。就像是一个只知道完成领导交办任务的下属,**被动的每天像老黄牛一样吭哧吭哧的完成很多任务,但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有这个任务背后的目的,两眼一抹黑。**我也经常遇到读者告诉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很多,又想考研又想换工作,又想搞副业,现在感觉效率很低,应该怎么办?![image.gif](https://img.haomeiwen.com/i3279848/2aed2d678f88faf8.gif?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因为对自身情况分析并没有那么透彻,导致选择和方向非常迷茫,才会“一套乱拳打出去,结果什么都没打到”。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目标不清晰”的问题。以灵姗同学为例,这是去年目标不清晰时候的时间记录,再看看我今年时间管理上的改变,效果很明显。****工作、读博、自媒体,这么多事情我是怎么安排自己时间的?

image
                                             **我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距离我这次的时间记录过去了5个月的时间,现在看来很多问题都得到了改善,说明当时我写下的行动,确实起到了很不错的作用!1.学习输入时间太少的问题对于我来说,输入的方式主要有读书和课程。当时我翻了一下家里的书,发现有十几本纸质书都没有开封,包括我平时需要看的一些论文和教材,也在那里堆着。课程也是一样,待办清单里积累了好几门,一直想学习的课程都没有学。是我不愿意学吗?并不是,而是,没有时间。

image

因为娱乐时间占据了大多数,把很多学习的时间就给挤压掉了。尤其是晚上下班之后,总想玩会儿游戏或者是看会儿剧,来让自己去放松一下。所以我干脆晚上回家之后,如果没事的话就不打开电脑,有事的话优先用MacBook解决,因为它啥都没有只有办公软件。也带了一部分书去公司,利用午休的时间,吃完饭之后看会儿书正好也困了,休息一下,下午的状态会更好。在床头也放了几本书,把原来躺在床上刷手机的时间也能变成提醒自己拿起书看一看,对于睡眠也起到了很大帮助。2.玩手机的时间黑洞问题其实学习时间少和娱乐超标两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的,时间管理就是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image

比如今天刷微博看到的一个小说或电视剧安利,不小心点了进去,可能一周的时间就没有了。又或者晚上因为玩手机太晚,没有休息好,结果这最近的状态可能都不太好。我给自己手机设置了应用限额,到达使用时间之后就会打开不了应用(苹果手机自带功能,安卓可以借助第三方软件)。这个方式确实挺管用的,用够两个小时了,想开软件的话也开不了。还有就是多次推荐的软件——forest。专注的时候种上一颗小树,一旦玩手机,小树苗就会枯萎。

image.gif
   微博、知乎、头条这些应用,因为自媒体的原因我没法卸载,我就把它们塞到了手机里很隐蔽的位置,让自己点开需要花费好几个步骤,这就降低了打开的频率。**玩手机的时间少了之后,就会发现真的多了不少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也能更多的把他分配到学习家庭和健康上来。****还有就是娱乐时间,这是必须的,但是要更加科学的安排自己,而不是那种报复性的娱乐。**玩手机玩游戏,玩到天昏地暗,结果腰酸背痛眼睛痛。身体状态也变得非常不好,结果玩游戏还赢不了,心情也很不好。![image](https://img.haomeiwen.com/i3279848/39846d3a6b7b00ec?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在豆瓣上选择一些优质的剧和综艺给标记上,这样也能把更多的娱乐时间去花在有质量的电影或者是综艺上。把家里的围棋和三国杀都拿了出来,和家人一起玩,也能同时沟通感情,把原来的娱乐时间就变成了陪伴家庭的时间。3.事业投入时间去向单一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更多的还是方向性的问题。如果不改变,就总会沉迷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导致长时间的话原地踏步。

image
   这几张个人发展的思维导图,是我那段时间做的。我把自己的优势、拥有的资源、可能的方向,全部列在了一张图上,不断迭代,逐渐理清了未来的方向。方向性让我知道了,时间应该怎么分配,怎么区分重要的事,不重要的事。**从而把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用到正确的方向上。**所以,你们看到,最近几个月我的更文质量和频率是在逐步提高的,也作出了很多不一样的尝试,应该会在今年有不少突破。未来有新的进展,再来分享我的心得。

image
                                                         **写在最后**

想不到这篇文章是在这样热点的促使下跟大家见面的。这个方法其实是时间管理中的“时间日志”记录法。时间日志记录更多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完成某种形式,任何不以改变行动为目的的时间记录都是在耍流氓。

image

当你觉察到自己在时间上的问题时,可以尝试做一下时间去向记录,坚持两周到一个月左右就能够帮助你看清楚很多问题。如果说太长时间用来记录的话,最后也会发展成为一个负担。当你看清问题、解决问题后,这个方式就可以暂时停止了,一直到下一阶段,又发现了自己存在的新问题,就再开始新一轮的时间记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往期文章:工作、读博、自媒体,这么多事情我是怎么安排自己时间的?

image

作者介绍:灵姗,笔记达人,专注学习方法与个人成长。知乎ID:灵姗。微博ID:姗姗来迟的灵姗。

image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