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天”为开头,写一篇自由写作
今天,我开始学习并赏读【颜色】篇,关于景物描写的下半部分。
要说,这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的内容还是有些区别的,层层递进的味道。
作者刘鹗,是一个有趣、颇有故事的人,他的《老残游记》就是一本很有趣的书籍。
刘鹗这位作家,既有对传统文人对万物的精妙感觉,又不耽于其中,他对时局颇有见识,主张修铁路开煤矿;而且还是个实干家,经商、行医、治河、赈饥,样样上手。
虽然,【颜色】这一部分是要学习,他对于色彩的感觉和描摹能力,但因为这个人太过于有看点,文、理、工、商、医,诸科通吃,有才干,有情怀,着实值得仰慕一番。
刘鹗的典型作品《老残游记》,有一段是描写济南千佛山实景的片段,里头有这样的妙喻:
“到了铁公祠(ci)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
正在赞叹不觉,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清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又一层芦苇,秘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篇白花映着水汽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艳。”
读完以后,我的感觉,如何形容呢?
对景物的描写地真是精妙绝伦啊,动静结合,相互映衬又相得益彰。
如果说在描写景物方面,鲁迅是善于点绘,张爱玲善于撒金粉,那么,刘鹗大概就是精通大块的晕染出色了。
他这段在描写千佛山时的景物时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有造境,有写景,意境与写实二派,有所分,又颇难分。此段描物抒情,实在是,过于精妙,美到不真实,让人读了以后,仿佛,像进入梦境一般。
由此段文字,我也联想到,一段优美的中国文字的一个典型特点:
书籍中,文字里所渲染的景物、场景、锦绣世界对我们中华民族似乎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很多时候,当人在阅读时,仿佛周围的世界一切都不存在了,静悄悄的,天地间只剩下这段字字珠玑的好文章,这点和电影、音乐的影响力不一样。
对【颜色】篇幅的下半部分学习,今天早上只分析了这一个经典片段。
主要是这本书,我的学习目的是重点在于学习、见识、赏读,多个文学大家的写作手法和魅力所在,练习也会有,所占分量不大,毕竟是刚开始学习,后边有机会,会专门抽出时间刻意练习。
备注:
1.梵宇僧楼:梵宇僧楼是一座庙宇,梵指佛教,就是指各种佛教的僧楼,梵,僧都是佛教里的称谓,宇,楼是相同的意思。
2.公祠:指过去由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为共同祭祀而修建的房屋。我国现有的公祠很多,如苏公祠、张公祠、韩公祠等。公祠与宗祠的不同之处在于公祠是用来祭奠某个名人而修建的,而宗祠是同族人祭奠祖先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