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设计

2020-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忆流年zxy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揣摩关键语句,学做批注。

学习重点:

揣摩关键语句,学做批注。

学习难点: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受黄河蕴含的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过程:

一、朗诵诗歌,回顾内容

二、自读“望”黄河部分

思考:

1.这一层写出了黄河怎样的特点?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奔腾澎湃”、“气势雄伟”)

2.从景物描写角度做批注:

点拨:回顾所学做批注方法,学习本文中的批注

例:课本“望”引出对黄河形象地描写,有画面感。这是分析“望”的作用,属于分析式批注。

点拨:圈出“望”“掀”“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到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从写法角度进行批注。

明确: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纵横交错写出黄河雄伟气势。

三、自读“颂“”黄河部分

思考:

1.“啊!黄河!”在歌词中出现几次?

(三次)

2.诗人从哪三个方面赞颂黄河的英雄气概?

点拨:圈出“摇篮”、“屏障”、“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从 赏析角度做批注

明确:

把黄河比喻成“摇篮”哺育了炎黄子孙,养育了中华民族。

把黄河比作“屏障”赞颂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拟人句把黄河比作巨人,主流是躯体,支流是臂膀,赞颂了黄河流域宽广,气势磅礴,泽被众生。它激励着中华民族。

小结:诗人从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三方面赞颂黄河,从实到虚层层深入到学习黄河的精神。

四、读歌词尾声部分

思考:我们要学习黄河什么精神?(伟大坚强)

欣赏《黄河颂合唱》

五、小结本节课:

谈谈自己的收获。

教师寄语:同学们,黄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象征着坚强不屈、勇往直前、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承担起这一重大的责任。

作业:课后一、三题题

板书设计:黄河颂:养育中华民族(历史贡献)

        保卫中华民族(地理优势)

        激励了中华民族(精神激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