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废柴·美文集散文之家

老友记

2019-01-30  本文已影响17人  夏潇晗
老友记

本文作于2017年有书写作训练营

饭一馋,本姓范,人送大号曰“一馋”。

顾名思义,一馋是标准的吃货一枚。

给她起此号的同事,虽也是个吃货,对上她这个吃货中的王者,也望尘莫及,甘拜下风。

有这么两个大吃货同事的后果便是,讨论吃成了那时办公室的日常话题。范一馋往往是话题的主导者,今晚做羊肉汤,明早包混沌,后天麻辣香锅,天天不重样,而且是她亲手做。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做的干净,吃着放心,还省钱。

每当此时,我这个对吃比较迟钝的人,也被勾起馋虫,兴冲冲的照着她的方法做顿饭。

我刚认识饭一馋时,她还不叫“一馋”,叫“小饭”。

那时,我们正青春年少,她细高个儿,双眼皮,大眼睛,特别爱笑。

“小饭”的吃货属性也是一年年发展起来的。

时隔多年,我依然能清晰的记起,在超市买丸子时,她绘声绘色地讲“丸子煮好后,再加点香菜,滴上香油,可好吃了。”她的大眼睛里,满是对美食的向往,我也不禁犯起馋来。现在想起她那时的神态来,还有一种流口水的冲动。

那时,她家的小屋里,经常飘出诱人的香气,这对于当时还不会做饭的我,是一种致命诱惑和打击。

之后的日子,我们各自结婚生子,陆续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

偶尔去她家小聚一下,发现她的厨艺又有长进,各色菜肴,好像没有她不会做的。

微信流行之后,经常看到她在朋友圈晒美食照片,水煮鱼,麻辣香锅,羊肉泡馍,披萨,牛排……从中餐到西餐,甚至各色零食,应有尽有。见之者皆食指大动,口水直流。

我也从她那学了几手简单的,比如肉夹馍,鸡蛋灌饼,山楂糕。可是由于我的不思进取,至今也只有羡慕嫉妒不恨的份。

时隔多年之后,我们再次成为同事。

这时她已经成了大名鼎鼎的“饭一馋”。

她不止自己馋,还把我们都带馋了。

她经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带到公司,让我们越吃越馋,越馋越想吃。

每每此时,我们最羡慕的便是她老公和儿子,这是几辈子修来的口福啊。

家里有这样智慧满满勤劳能干的女主人,想不幸福都难。也难怪,她们两口子恩爱得让人嫉妒,一家人和睦得令人艳羡。

最近一次见到“饭一馋”,是两个月前。我们俩同在北方工业大学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场相距较远,她骑辆摩拜来找我。

还是老样子,一身碎花连衣裙,长发扎成马尾,一双大眼晴洋溢着满满笑意。

考完试,已是晚上八点钟。我们只是通了个电话,便各自回家。我第二天还要赶回济南。

有一次打电话,问她在忙啥,说正准备包饺子。

这就是“饭一馋”,煲个电话粥的时间都没有。天天净琢磨吃了。

不过,有这么一个烟火气息十足的,热爱生活的朋友,我也是倍感荣幸。

不说了,馋虫被勾起来了。

我得去刷刷朋友圈,看“饭一馋“有没有新品上市,望图止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