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大本营:自由,平等,友爱。谷穗文刊《简友日记》

永念叶嘉莹女士》

2024-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雨林季风

《缅怀叶嘉莹女士》

嘉言妙语化诗行,莹润词章岁月藏。

驾鹤西游音宛在,芳名不朽韵流香。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女士仙逝的消息传来,宛如一片深秋的落叶飘落在文化的湖面,泛起无尽的哀伤与缅怀的涟漪,让每一个心系中华古典诗词的人心头都笼上了一层淡淡的愁绪。女士享年百岁,这百岁的人生岁月,恰似一首悠扬而深沉的诗篇,满是诗意与奉献,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熠熠生辉的印记,供后人长久地缅怀与追念。

叶嘉莹女士192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便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长辈的引导下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犹如肥沃的土壤,滋养着她诗词创作的萌芽。

1939年,年仅十五岁的她写下

“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

彼时,正值战火纷飞的年代,国家命运飘摇,年少的她虽身处相对安稳的家庭环境,却也能敏锐地感知到外界的动荡与变化。这首诗开篇描绘往昔花满庭院、流萤飞舞的美好景象,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与意趣的氛围。而“而今”一转,花谢萤飞,只剩孤独之景,以景衬情,借由这鲜明的变化,深刻地抒发了对时光悄然流逝、世事无常变迁的感慨,小小年纪便展现出对岁月的敏锐感知和细腻笔触,让人感叹其诗词天赋。

1940年,叶嘉莹女士的生活依旧被战争的阴霾笼罩,然而她对诗词的热爱与追求从未消减。这一年她作《咏莲》一诗,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

诗中先点明莲的出身不凡,生长自蓬瀛仙境,接着以“淤泥不染清”凸显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性,这既是对莲的赞美,更是叶嘉莹女士以莲自喻,展现出在乱世之中坚守内心纯净的志向。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她虽只是一介书生,却心怀天下,末尾“何以渡苍生”一句,则将笔触从自身拓展到对天下苍生的关切,使整首诗的意境得以升华,饱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彰显出她超脱年龄的胸怀与担当。

回首叶嘉莹女士那悠长且意义非凡的一生,教育的画卷缓缓展开,竟绵延了七十余载的时光。她早年先后在辅仁大学等学府求学,受教于诸多名师,诗词造诣日益深厚。从南开大学的三尺讲台,到大洋彼岸诸多高校的教室,那一方方小小的天地,都成了她辛勤耕耘诗词沃野的神圣之所。她用温柔且坚定的声音,为无数学子解读着诗词里的乾坤,那些晦涩的文字在她的讲述下,仿佛有了生命,化作灵动的精灵,飞进了学生们的心田,种下热爱诗词的种子。岁月流转,青丝渐渐染霜,可她育人的热情从未有过丝毫消减,她培育出的莘莘学子,如同满天繁星,散落在各处,持续传承着诗词文化的火种。

在诗词理论研究方面,叶嘉莹女士同样成果丰硕。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等著作中,深入探讨诗词理论,构建起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中国诗学批评体系。而她的诗词创作也与理论研究相互映照,如1943年的《生涯》一诗,那时国内抗战局势依旧严峻,人们生活在不确定与艰难之中。“生涯日月等双箭,生涯未可知。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眼底空花梦,天边残照词。前溪有流水,说与定相思”。此诗起句便以“日月等双箭”形象地比喻时光飞逝,凸显出人生的匆匆与无常,传递出在战乱年代对未来那种迷茫又无奈的心境。“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则又展现出一种明知艰难却毅然坚定追求的精神,形成一种矛盾而又震撼人心的力量。后半部分通过对眼前虚幻梦境以及残照等意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人生如梦的空幻感,而结尾处提及流水与相思,又给这份深沉的感慨添上了一抹别样的柔情,整首诗既有对时代动荡下个人命运的深刻思索,又体现出其诗词创作中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文化传播的漫漫征程中,叶嘉莹女士亦是一位无畏的勇者,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她长期在海外任教,先后辗转于加拿大、美国等多地高校,虽身处异国他乡,却始终心系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播。她站在国际的讲台上,用流利的英语将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娓娓道来,那些优美的诗词跨越了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她让外国友人领略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感受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壮阔,沉醉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婉约细腻。她还借助如《掬水月在手》这般的纪录片,以影像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现诗词背后的人生、文化与情怀,让诗词的影响力如涟漪般,一圈一圈地扩散到世界更广阔的角落,让中华诗词文化在全球绽放出迷人的光芒。

1967年,她在哈佛大学写下“寒入新霜夜夜华,艳添秋树作春花。眼前节物如相识,梦里乡关路正赊。从去国,倍思家。归耕何地植桑麻。廿年我已飘零惯,如此生涯未有涯”。当时她已在海外漂泊多年,远离故土的孤独感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秋霜之下,树木因霜华而似春花绽放的独特景致,在这看似艳丽的景象中,实则蕴含着一种别样的清冷与孤寂。“眼前节物如相识”勾起对往昔熟悉场景的回忆,而“梦里乡关路正赊”则直抒胸臆,将漂泊海外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那种有家难回、路途遥远的惆怅之感扑面而来。后面几句进一步诉说着去国离家后的漂泊无依,对归处的迷茫,以及长久飘零所形成的无奈与感慨,让人深切感受到她身处异乡的复杂心绪。

1978年春的《向晚二首》中,“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这一时期,岁月又在她身上留下了更多痕迹,对人生的感悟也越发深刻。首联通过描绘向晚时分独自在幽林探寻,看着枝头落日余晖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落寞的氛围,“渐看飞鸟归巢尽”更是以飞鸟归巢的自然景象,衬托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宿的思索。颔联中“花飞早识春难驻”借落花表达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清醒认知,“梦破从无迹可寻”则体现出一种理想破灭后的怅惘。整首诗将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叹惋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融合在一起,情与景相互交融,韵味悠长,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叶嘉莹女士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如今,叶嘉莹女士已驾鹤西去,但她留下的那座诗词宝藏,那熠熠生辉的精神灯塔,将永远屹立在文化的天地间。她用百年的时光,书写着对诗词的热爱、对教育的坚守、对文化传播的担当,这一切已然化作一种力量,融入我们的血脉,激励着我们在传承中华古典诗词的道路上,永不停歇地走下去。我们会永远铭记叶嘉莹女士,在每一次吟诵诗词的时刻,在每一回传播诗词文化的行动里,让她的精神如那永不熄灭的烛光,照亮诗词传承的漫漫长路 。

            《弱德之美》

在中华诗词那如浩瀚星河般璀璨绚烂、广袤无垠的世界里,叶嘉莹女士恰似一颗散发着温润柔光且韵味深长的星辰,以她独有的光辉,为我们照亮了那条蜿蜒通向古典诗词幽深处、探寻人生本真况味的诗意小径。而她所提出的“弱德之美”,宛如一缕携着诗意芬芳与深邃哲思的清风,轻轻拂动岁月的帘幕,悄然开启了我们领悟诗词精妙绝伦之境、感受生命细腻韵味的心灵之窗,引领我们悠然沉醉于那一片满是雅韵悠扬、深情款款的绝美天地。

叶嘉莹女士曾这般细腻地阐释“弱德之美”:它仿若一朵绽放在荆棘丛中的娇花,身处艰难困苦的逼仄境地,饱受压抑委屈的霜雪侵袭,却依旧能倔强地坚守自我,如同守护着心底最珍贵的宝藏一般,牢牢护住自己的本心与操守。它是一种以隐忍、持守的姿态去直面外界的风风雨雨,不做那锋芒毕露的激烈对抗,却也决然不会随波逐流、迷失自我的独特之美。这“弱”,绝非软弱可欺、不堪一击的代名词,而是在看似柔弱的表象之下,潜藏着如磐石般坚定不移的内在力量,宛如那在晨曦微光中闪烁着坚韧光泽的蛛丝,虽纤细却能经得住风雨的拉扯,有着于困境中默默耕耘、静静绽放芳华的别样韵味,恰似一首低吟浅唱却余音绕梁的诗篇,耐人寻味且动人心弦。

叶嘉莹女士的一生,恰似一部用岁月笔墨书写而成的厚重长卷,每一页都写满了风雨的沧桑痕迹,却又处处氤氲着诗意的袅袅轻烟。生于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乱世,生活的苦难犹如汹涌澎湃的滔滔巨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无情地朝着她席卷而来。然而,她宛如那在疾风骤雨中依旧紧紧攀附枝头的残花,虽被命运的狂风肆意摧折,花瓣飘零,却始终深植于诗词的肥沃土壤之中,凭借着骨子里那股对诗词的痴迷与热爱,顽强地汲取养分,绽放出别具一格的芳华,沉淀出一种令人观之动容、思之回味悠长的独特韵味,宛如陈酿的美酒,越品越觉醇厚。

“弱德之美”,初闻此名,那“弱”字仿佛带着几分娇柔婉约、楚楚可怜的柔弱姿态,极易让人联想到“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那般幽愁暗恨的形象,似是不堪重负,稍经触碰便会破碎凋零。可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咂摸品味,方能惊觉其中蕴含着如巍峨高山般的坚韧与如浩瀚江海般的无尽力量。恰似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翠竹,于山林之间,虽身姿纤细,却能在四季的更迭、风雨的侵袭中,始终挺直脊梁,以一种看似柔弱却坚不可摧的姿态,傲然屹立,抵御着世间万般磨难的侵袭,彰显出一种别样的刚强与不屈。

回首往昔,在历史那悠悠长河之中,古往今来的诗词大家们宛如一颗颗闪耀的明珠,各自在时光的浪潮里起伏跌宕,演绎着或悲欢离合、或壮志豪情的人生故事,也在那如椽大笔落下的词句间,深深镌刻下了“弱德之美”的动人印记。李清照,这位才情卓绝、冠绝古今的女词人,早年生活优渥闲适,笔下词句尽是“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的天真烂漫、娇俏灵动,宛如春日里含苞待放的花朵,散发着清新甜美的气息。可命运的车轮无情碾过,国破家亡的厄运如阴霾般骤然降临,将她原本美好的生活撕扯得支离破碎,从此她踏上了漂泊流离、孤苦无依的坎坷之路,饱尝了生活的辛酸苦楚,受尽了人世的冷暖和悲欢。但即便深陷如此绝境,她在诗词的世界里,依旧紧紧守着内心那片纯净如雪的天地,“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词句里满是柔弱的愁绪,似那潺潺流淌的细水,婉转低回,却又分明在这柔弱之中,坚守着不肯向命运低头的傲然情志,宛如寒夜中熠熠生辉的孤星,于乱世的沉沉黑暗里,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始终保有一份高洁如冰雪、坚贞似松柏的气节,这便是“弱德之美”最真实可感、动人心魄的模样啊。

叶嘉莹女士又何尝不是这“弱德之美”的生动化身呢?她一生历经无数的艰难困苦,恰似那风中的转蓬,“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寥寥数字,道尽了她漂泊异乡、饱受离乱之苦的无奈与心酸,那是一种被命运的洪流裹挟着,远离故土、割舍亲情的切肤之痛。可她从未在这如渊如海的苦难面前,低下自己那高贵而倔强的头颅,而是将诗词视作生命中最为坚实可靠的依靠,宛如茫茫黑夜中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她前行的道路,温暖她疲惫的心灵。讲台上,她一站便是数十个春秋轮回,岁月在她的青丝上染上了霜华,却也见证了她用那饱含深情又极具感染力的声音,将诗词的无穷魅力如丝丝春雨般,润泽着无数双渴望知识、向往诗词之美的眼眸与心灵。

她曾深情地写道:“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在那时代的风雨飘摇、风云变幻之中,她虽身为一介柔弱书生,却以传承古典诗词为报国之志,以自己那看似柔弱的身躯,毅然扛起了文化传承这一沉甸甸的重任。面对生活中接踵而至的重重磨难,她宛如那在悬崖峭壁间扎根生长的青松,没有丝毫退缩之意,而是秉持着“弱德之美”,以一种隐忍且坚定的姿态,默默耕耘在诗词的广袤天地里,如那辛勤的农夫,精心呵护着每一株文化的幼苗。“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她就如同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无论外界的环境是怎样的污浊不堪、狂风骤雨,她都始终坚守着对诗词文化的那份炽热的热爱与执着的信念,让诗词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文化火种,在岁月的长河里,历经风雨的洗礼,不仅没有黯淡熄灭,反而越燃越旺,犹如那燎原之火,照亮了更多人通往诗词殿堂的康庄大道,也让这“弱德之美”在诗词的传承与发展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彰显,得以绵绵不息地延续下去,成为滋养后世心灵的一股清泉。

在诗词的世界里,“弱德之美”是一种含蓄内敛、韵味悠长的艺术表达,是将那千回百转、细腻如丝的情感,那矢志不渝、坚如磐石的高尚操守,宛如珍藏在锦盒之中的稀世瑰宝般,巧妙而自然地隐匿于“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般婉约柔美的词句之中,或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般沉郁顿挫、豪情满怀却又透着无奈与落寞的篇章之内。它从不张扬喧嚣,恰似那静谧山林间潺潺流淌的涓涓细流,不疾不徐,在时光的长河里静静流淌,无声地滋养着每一个靠近它、探寻它的灵魂,等待着有心人去用心体悟那其中蕴含的深邃韵味,去虔诚珍视这份穿越千年岁月依然熠熠生辉的独特之美。

如今,身处这繁华喧嚣、物欲横流的时代,“弱德之美”宛如一泓澄澈宁静、不染纤尘的清泉,在尘世的喧嚣嘈杂中静静流淌,宛如一曲悠扬的古调,在纷繁的现代旋律中低吟浅唱,时刻提醒着我们,莫要被那光怪陆离的世俗所迷惑,不必一味地追逐那浮光掠影般稍纵即逝的虚华表象。不妨静下心来,像那些满含“弱德之美”的诗词佳作一样,像叶嘉莹女士这般用一生去践行、去诠释“弱德之美”的文化楷模一般,在生活的波澜起伏中,紧紧守住内心那方纯净如初、宁静致远的精神家园,让心灵之花在岁月的磨砺与沉淀中,绽放出如诗词般绚烂多彩且持久芬芳的光彩,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着这份坚守与含蓄,跨越悠悠岁月的长河,绵延向那无尽的远方,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在时光的长河里永绽芳华,成为我们民族精神家园中永不凋零的璀璨瑰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