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玉米情结
上周五,先生提回一手提袋玉米,一进门就跟我说:“你看,我给你提回来的水果玉米,听说这是最甜的玉米了,你喜欢吃我就给你带回来一些,听说还可以生吃。”
(一)“水果玉米”名副其实
“水果玉米”?我可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好听的名字。从外形上看,它跟市场上卖的玉米没啥两样,翠绿色的外衣,带上一束褐色的须,形似古代男子的发髻。玉米的外衣很厚,粗略数了一下,十多层,每一层的颜色也不一样,由深到浅,最后一层薄如蝉翼,感觉玉米棒子就躺在薄薄的绿纱被里。剥开外衣,露出饱满、圆润的米粒,黄澄澄的颜色着实令人喜爱,感觉是一颗颗金黄色的小珠子。贴在玉米棒身上的这些须也软绵绵的,摸起来像蚕丝。拿到跟前闻一闻,散发着田园的清新味。
从小就跟玉米打交道的我,甚是欢喜,连续多日都以煮玉米为午餐。“水果玉米”名副其实,味道能与水果媲美。吃法也有很多种: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熟吃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煮玉米、烤玉米,还有炒玉米,甚至跟大米混在一起蒸成为“玉米饭”,还能柞成“玉米汁”,可是一道很好的饮料呢。先尝尝生玉米的味道,扒一粒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牙齿刚一挨着,汁就蹦出来了,甜味刚刚好,像家乡刚成熟的红富士苹果味;煮熟的“水果玉米”又是另一种甜味,像极了来自新疆的香梨。我猜想这就是“水果玉米”美名的由来吧?
(二)记忆中的丰收情景
啃着玉米棒,思绪也回到小时候在家乡收玉米时的情景。
在家乡,我们称玉米为“包米”或“包谷”,相信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它一点都不陌生,而我对它更是情有独钟。玉米成熟一般在国庆前后,成片的玉米,绿油油的,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边,将人们的视线遮挡得严严实实。收玉米的时候,一头钻进玉米地,就像进了迷宫,若不是看到玉米秆有节奏的在摆动,是不知道地里有人的,交流得靠大嗓门喊。
玉米秆的身高一般有3米左右,头顶着一枝枝“芦花”,其实它的学名叫“雄花”,可别小看这些雄花,如果不小心让花粉直接接触到皮肤,会感觉奇痒无比呢。每一株玉米秆,外形像甘蔗,有的秸秆比甘蔗还粗壮,高且挺拔,叶片也比甘蔗的叶片宽厚。在种植的过程中,有阳光有雨水足亦。它的一生,最多需要人们在它的成长期施一次肥、铲一到两次杂草,就能结出肥硕的果实回报。每一株玉米秸秆在齐腰的位置都结一个玉米棒,有的还是双胞胎。只需要用手抓住玉米棒,轻轻用力一瓣,“咔嚓”一声到手啦。不一会儿就是满满的一筐玉米棒,一上午动作快差不多能收20筐。
接近中午,体力消耗得差不多,带来的水也喝光了。莫慌,砍上几根玉米秆,坐在玉米堆上一边慢慢啃(跟甘蔗一样,汁甜解渴),一边等着家里的大厨送午饭来。
秋收后,农家小院里、堂屋里、以及用竹子编织的楼层上,满是金灿灿的玉米棒。堆积的玉米垛,像一座座小金山;屋檐下、粮仓(农家专门储存粮食的屋子)梁上,挂满了玉米串,像一串串珍珠帘。每到这个季节,我最喜欢站在屋檐下看它们,感觉这些可爱的玉米棒都在望着我笑,嘻嘻哈哈地跟我讲着丰收的喜悦之情。
(三)玉米的精神鼓舞着我
小时候,玉米是我们农家人的主要粮食之一,往往比稻米的收成好,农家人靠它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玉米不光是人的粮食,也是家里养的牛、马、猪、鸡、鸭的粮食,只是做法上有所不同。
儿时,香甜可口的玉米糕是早餐,烤玉米棒可装在书包里带到学校当午餐,油炸玉米饼是我们的奢侈小吃,而玉米疙瘩酸菜汤则是夏天最好的饮品了。有时候不小心将食物打撒一点在桌上,奶奶就会用几天的时间,重复说起她那个年代挨饿的故事,目的就是让我们懂得珍惜粮食。
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靠玉米当主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虽然不靠玉米生存了,但玉米的身份高贵了不少,专家们研究它的营养价值,说它的维生素含量比大米、小麦高出几倍。只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味道似乎消失在岁月的故事里。此时此刻,手上这根“水果玉米”棒,唤起我重新审视它。是啊,名字好听,它还是大家走访亲朋的礼品,备受青睐。
我喜欢玉米,不仅因为它的味道香甜可口,更因为它在八十年代供我们果腹;我喜欢玉米,还因为它像我家乡淳朴憨厚的亲人,无论那是一段多么艰难的岁月,父老乡亲从不抱怨,而是像玉米一样积极、顽强地生活着;我喜欢玉米,更是因为它的精神,不张扬、有内涵。我也要向玉米一样,无论何时,向着阳光生长,向着希望前进!
(写于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