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梦(1)
以前拜读过蒋先生的说汉字之美的书,感叹蒋勋在美学方面的研究。今年草草读了一遍红楼梦,虽感悟甚多,但好多地方依然不止何解?比如主角有时候并不主要,有些人的脾气性格为何写成这样,有些场景感觉可有可无,好像逻辑框架并不太严谨。这些,蒋勋先生的《说红楼梦》真正给了我答案!
蒋先生说红楼一共有8籍,几乎对红楼的每个场景,每个人,每句话都做了说明,看了之后直呼,红楼梦不愧为四大名著,曹雪芹不愧为一代名家,蒋先生实在太博学了!虽然没有读过其他解读红楼之书,但蒋勋的解读,一定是榜上有名。
蒋先生说金陵十二钗,在宝玉梦游太虚环境的时候,就用画与诗标注了他们的命运,曹雪芹先生先说出了各自的结果,再告诉我们各自如何走向宿命的过程,“每个人都有我们自己的宿命,如果带着这样一种同情的心态来读红楼梦,我们就不会说:喜欢什么人,或不喜欢什么人。”实话说,我在读的过程中,某些时候不喜欢整天哭泣的黛玉,某些时候不喜欢霸道冷血的凤姐,不喜欢自私的惜春,懦弱的迎春,听蒋先生解说,哦,原来他们的命早已注定,由不得他们做主。
红楼梦写的事情很多,有时候感觉罗里吧嗦,杂七杂八,蒋先生告诉我们:红楼梦就是在写生活,写日常,写人生,“也许人生不是一个结局,人生是点点滴滴、一分一秒的过程累积起来的一种不可知的状态。也许到最后一天,还是搞不清楚自己这一生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人生就是由每一个今天,每一个日子组成的,充满了琐碎,繁杂,油盐酱醋,拥挤交通,一日三餐……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啊!谁能搞清楚自己这一生到底是咋回事呢!
红楼梦里有两家很重要的姓,一个是甄家,一个是贾家,对应了“真”和“假”,蒋先生道:““假作真时真亦假”,什么叫作“真”,什么叫作“假”,我们执迷不悟的常人大概就是要分真假,可是对于曹雪芹先生来说,经历了从繁华到幻灭,“真”跟“假”有那么大的差别吗?我们常常把生命里面最假的当成真的,而把生命里最真的当成最假的。”真和假,不过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有时候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就像这一段话:“权力、财富、情爱,在执迷不悟的时候,都是真的;经历过了以后,可能都是假的。“无为有处有还无”,“有”和“无”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老子常常提醒,一个杯子空、无,才可以装水。如果这个杯子没有空,根本不能装水。这是提醒“空”跟“无”的重要性。房间可以容纳这么多人,就因为它的空。”
读红楼梦,我们看到不同的命运交织,“人生最大的学习是,你不敢轻易嘲笑任何一种命运,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福祸都在旦夕之间,我常常看到有朋友刚刚笑完别人的下场,没多久自己就发生了更不幸的事情。我看判词最大收获是,从中发现了作者的悲悯,他在提醒众人,谨慎惜福。”
读红楼梦,无意评判太多,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和身边众人,也许就够了!
每个人,都有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