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和儒家文化的关系
金融和儒家文化,表面看来是两个没有什么关系的概念,但是听了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之后,发现原来从本质上说,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有直接关联的。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也就是一种跨期价值交换,比如用未来的钱来消费当下。但既然是一种跨期,必然就会存在风险,有可能出现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金融中寻找一种信任机制就非常重要了。而当契约体系不健全,金融产品和体系不丰富的时候,信任就成为了一种稀缺性很大和非常难以寻找的事情。
张三是一个普通人家庭的父亲,为了让自己的独生女儿以后发展的更好,就卖房卖车赞出钱来供自己的女儿出国留学,希望女儿能够学成归来。谁知道女儿出国后找了一个外国男朋友,打算定居国外,任凭张三如何恳求就是不回来。张三非常痛苦,感觉自己以前的苦是白受了,原想着女儿学成回国以后能为自己养老,结果发现付出基本打水漂了。张三这种“养子防老”的思维正是一种实现未来跨期价值交换的金融思维,只不过他用的信任机制是儒家文化中的亲情和血缘关系,结果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儒家的血缘信任机制正在逐渐消退。
上面的故事就说明了其实金融的需求从古代有价值交换起,其实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那个时代金融体系不丰富,为了实现这种价值交换的信任机制,孔子才开创了儒家文化,通过一系列三纲五常的礼仪和道德观,来建立和加强这种信任机制,这就是所谓的“养子防老”模式,希望通过亲情和血缘强化这种信任,实现跨期价值交换。所以说儒家文化其实从本质来说是一种实现跨期价值交换的信用机制。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这种“养子防老”的机制确实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让很多人在老的时候得到了子女的照顾和赡养,子女受到从小的教育必须孝顺父母,但是也限制了很多自由。只不过随着近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金融产品越来越多,社会的法制建设也越来越健全,出现了更多的信任体系和机制,老人也会从更多的方面得到赡养,比如养老保险、金融产品等。所以“养子防老”的作用慢慢的减弱了,才出现了上面张三的故事和结局。
通过以上分析,看起来这样理解儒家文化有些残酷和不讲人情,但其实从本质来看,就是这样一个逻辑,只不过很多人不愿意或者回避这样思考而已,因为我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所以说,金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金融体系越发达,所需要的契约精神就越强,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就越来越小,但是人们所享受到的自由就会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