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应该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
2020-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Knowingisbeing
“文学,应该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 这是4月6日在“一句日历”上看到的一句话,一见倾心。
作为文人作家到底应该在历史进程中扮演怎么样的角色和定位?这个超出了我自己思考的范畴。但是作为一个每周需要输出一篇文章的,或者想用文字写点东西表达下自己观点的,思考的角度是可以选取的,哪怕是同一件事实,一样的描述,但最终要把读者引向何处,是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作者视角的。
现在特别反感那些所谓的文人,以各种对社会的抨击和讽刺来显示TA的“非凡见识”或“卓尔不群”。
更凸显汪曾祺老一辈作家的可敬之处,“中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是我的国家。我没有荒谬感、失落感、孤独感。我并不反对荒谬感、失落感、孤独感,但是喔觉得我们这样的社会,不具备产生这样多感的条件,如果为了赢得读者,故意去表现本来没有,或者有也不多的荒谬感、失落感和孤独感,我以为不仅是不负责任,而且是不道德的。文学,应该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
作为普通读者,相信大多数人是希望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生活的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