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内向者的独白
0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喜欢给自己或别人贴上“内向”、“外向”的标签,并且常常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内向的人总是沉闷无趣,不善言辞,而外向的人则活泼开朗,风趣幽默。
作为一名资深内向者,我曾经也多次因为性格原因自我怀疑,试图强行在人群中变得“外向”,结果把自己搞得身心俱惫。
后来才渐渐意识到,人们身上的有些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它藏在我们的基因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身体里生根发芽,最终塑造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荣格在1921年提出了内向和外向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他认为内/外向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
内向者的能量指向内部,他们对内心世界的兴趣更大,通过沉思、自省、独处,可以获得疗愈、回血。
外向者的能量指向外部,他们需要融入集体中来获得能量,不开心时和一帮好友叙旧畅聊,吐槽,就会得到放松和宣泄。
尽管如此,在日常生活或社交中,内向者往往比较吃亏,无法像外向者那样游刃有余,因此外界对“内向”的偏见也越积越深,甚至将它形容为“坏性格”。
今天我就以自己为例来谈谈关于“内向”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02
内向≠社交障碍。
内向的人不是害怕社交活动,只是不喜欢,不喜欢浅薄的广泛交际,更喜欢深度的小群体交际,他们很难从社交中真正感到满足。
不参与活动其实是他们的自主选择。
刚上大学那两年每次寒假回去初中的一群同学就要举行聚会,我的几个好朋友都会赴约,为了见她们一面我也会跟着去了。
除了几个同性朋友我对其他同学都很陌生,我紧张得还没有和他们寒暄就直接坐在朋友身边。
本来我是想借这个机会和朋友好好叙叙旧,结果我发现人太多自己竟有些放不开,只能随便和她们聊几句。
要知道我私下和她们谈话总是说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
吃饭前有人打麻将,有人斗地主,我安静地在旁边看着;饭后他们要去KTV,我也不好意思拒绝。
去了之后到处都是嘈杂的音乐声,所以不可能和朋友聊天,自己唱歌又五音不全,就硬着头皮一直坐那里听他们唱。
终于熬到要坐车回去的时间,走出包间后我如释重负,自己的呼吸也开始顺畅了。
一个人坐车里无比惬意,身上的疲惫随风消散,我的精力又恢复过来了。
我发现自己在聚会中总是如坐针毡,吃完饭恨不得和朋友赶紧早早离开,但又不想扫了大家的兴致,只能强打精神撑到最后。
去了两三次我就再也没有露面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社交宿醉”(social hangover),它指的是由于接受超出自己承受范围内的社交刺激,引起精神或生理上的不适,这种体验和宿醉很像。(Courter,2016)
对于一些内向者来说,如果经历了太大强度的社交,会像喝多了酒一样,觉得头晕乏力,如同被抽干了浑身的力气。
独处可以让他们养精蓄锐,给自己重新“充电”。
独自在家和书本、桌子待上一天,在外向者看来很枯燥,但这对内向者来说是必须的。
就像我其实一点也不享受社交,身处其中度日如年,感到害羞又尴尬,虽然什么都没干,但仅仅是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我就一直在不断地耗损体力,大伤元气。
大一学校举行百团大战,很多新生的手里被塞满了厚厚一沓宣传纸,大家都纠结着要加入哪些社团。
我对此漠不关心,一方面社团会占用我很多私人时间,另一方面我对团建聚会这些社交活动实在没有兴趣。
当然,我并不否认参加社团确实有很多好处:拓宽朋友圈、锻炼各方面的社交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我有个室友和我相反,她报了两三个社团,对各种活动、聚会等乐此不疲,回来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焕发。
所以她每次在讲台上一点都不怵,即使发挥失误也是从容淡定,面带微笑。
大学四年我很喜欢一个人找间教室在里面看书或学习,每次周末会和好朋友一起出去,我们两个人经常到各个景点打卡,边走边聊。
我俩通常傍晚才回学校,虽然走了一天,但我的内心愉悦,感到很充实,然后就赶紧收拾东西去健身房。
对我来说三个人在一起聊天已经是上限了,超过这个数字我可能不会那么积极发言,更多地选择沉默。
03
内向≠不善言辞,只是他们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
我其实很害怕在路上遇到熟人,很多次我宁愿躲起来装作没看见也不想上前说一声“嗨~”。
这绝不是因为我讨厌他们,有时我也觉得自己的行为很不礼貌,但等到下次我还是会条件反射般地选择逃避。
我喜欢深度的交流,因此不善于应对表面的寒暄。和别人简单地打声招呼对我来说是件困难的事。
我认为最舒服的状态就是两个人面对面交谈,由浅入深,谈论双方真正在意的内容,而不是只停留在“什么好吃”、“哪里好玩儿”、“谁又结婚/离婚了”......这类闲话上。
我希望能和认识的人建立深度关系,而不是泛泛地“认识”很多人。
如果遇到和我契合的人我也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上几个小时,我将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次谈话中,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展现给对方,因为Ta懂我。
我妈是典型的外向人格,每次都代表我爸参加各种订货会,只要不在家她就特别高兴,像一只挣脱牢笼的自由小鸟。
她擅长在酒桌上斡旋,很容易就和别人自来熟。平时在路上遇到熟人总是大方地上前打招呼。
我们曾经也就性格问题一起探讨过,她已经开始接受甚至欣赏我的内向。
她告诉我自己只能和外人唠唠家常,东扯一句西扯一句,但却不知道怎么和朋友爱人交心。
不可否定的是,内向者在社交中的确会遇到一些障碍,在周围人看来他们笨拙而僵硬,不会开玩笑也不会调动氛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透明人”。
我大二暑假加入一个英语培训机构,身边小伙伴不仅英语水平过硬,性格也讨人喜欢。
她们在讲台上大展才艺,唱歌、跳舞、表演......说起英语来口若悬河,在台下也很积极活跃,充当大家的“开心果”。
我那段时间特别自卑,前所未有地讨厌我的性格,每天看着别人潇洒自如地谈笑风生,我一遍遍地自责自己:为什么我那么拘束,不能像他们那样放开自己?我是不是拖别人后腿了?大家是不是都会觉得我看起来傻傻的?
我也尝试过改变自己去融入集体中,于是模仿人家的一言一行,这样难免就成了东施效颦,既不像别人,又迷失了自己。
后来我开始读书、健身,更进一步地认识自我,我学着去接受并不完美的自己。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样的,高与矮、胖与瘦、黑与白、内向与外向......这些看似对立的特征其实都是相互依存的。
就像黑格尔说的,存在即合理,没有内向何来外向?如果只有高的、瘦的、白的......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多么枯燥啊。
而且几乎没有人是完全内向或者外向的,只是更偏向于某一方面。内向不是缺点更不是缺陷,只是自身的一种特质而已。
我们出生时,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就像是含有不同成分的原料组成了不同的石头。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属的那块石头,我们所属的岩石种类不会改变,这就是性格,我们所拥有的自己内在的物质(Littauer,1992)。
04
凡事都有利弊,性格本身也具有两面性,在不同的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比如内向的人可以成为很好的倾听者,他们的共情能力很强,更容易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人,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一些通常被别人忽略的细节。
虽然在人群中的口头表达能力欠佳,但他们的内心非常丰富,有时想法多到爆棚,却找不到可以分享的人,所以很多内向者会选择文字的方式来表达那颗躁动的心(比如我......)。
性格本身并无过错,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观察和探索,趋利避害,让性格更多地发挥闪光的一面,避免成为前进的阻碍。
当然,归根到底人还是一种群居动物,我也不能接受长时间一个人待着,偶尔也需要去有人的地方找到一种归属感。
不一定非要和别人说话,只要融入人群中就可以了。
比如去健身房锻炼,或者去咖啡店,坐在角落塞上耳机开始惬意的阅读时光。
既要防止“宿醉”,同时更要警惕长期独处所带来的抑郁。
了解自己能接受的社交频率和程度,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安排自己的社交生活,慢慢地在独处、社交、工作三者之间找到平衡。
写这篇文章时我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我已经半年多没有出去社交了。
除了练车我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既没有认识新朋友,也没有联系旧朋友,开公众号后每天忙着写文章都很少和父母交流。
看来我的孤独等级又升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