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史之宋道学各世界观
经过近一百年的社会动乱,国家更迭,赵匡胤通过武装暴力迎来了宋朝的统一。内外矛盾尖锐,宋朝吸取唐朝的教训,致力于加强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在朝为官者为稳定统治,缓和矛盾,在思想上做出努力。
唐,释家为文化思想的主流,受统治者的欢迎。宋不例外,佛教依然受统治阶级的欢喜。道学便是在反对佛老的立场,继承唐古文运动学风,注重儒经典义理,为儒孔孟一派新的发展。
周郭颐被后世尊为理学开山。著《太极图》,及解释《太极图》的《太极图说》。把《周易》与老子之“道”结合,重新确立宇宙的衍化系统。
“无极即太极”。“无极”为无形无象的最高实体,也就是“太极”。“太极”动静,生“阴阳”,阴阳二气交互生五行。无极实体,再以阴阳五行巧妙结合,万物生,人为万物之一,万物之最灵。
“诚”为阳气而来,阳有生万物之仁,故“诚”绝对至善,是一切道德的根源。表现在社会具体道德标准,便是仁、义、礼、智、信。也所以道德名教,等级秩序,伦理纲常都是合理,必要的。
在个人修养上,提出“主静”学说。阴阳五行,在人表现为各种刚柔善恶等品质相互影响,“立人极”(中正仁义而主静)。“无欲故静”,有寡欲的意思,也表现为勿多余的私欲的干扰。在治民上,对民之“情欲”,须加以刑法的控制。
邵雍为著名易学家,建立庞大的象数数学思想体系。以“加一倍法”,绘六十四卦次序图等。以“类”与“象”的不断分化,得“阴阳”到“万物”的推衍。“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周郭颐也说“神”,道学家经常把“神”作为气及万物运动的真正推动力。
邵雍这套系统,无所不包。宇宙万物的生成,四季四时的交替,宇宙社会的运行等等。较有趣的是,邵雍计算出宇宙的时间单位,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根据阴阳的消长,宇宙生灭循环。人类历史也是如此,唐尧为人类发展最盛时期,之后由盛转衰。古代中国大多数的哲学家思想家的历史倒退论在这里有了数据的解释。
张载开创当时的“关学”,气学代表。批判道家的以“无”为本,佛家的缘起性空,提出气一元论。
“太虚即气”。有形有象的万物本原为“气”,无形的“太虚”也是“气”。有,为有形有象之物;无,为无形无象之物。气凝为有形万物,万物消散气归“太虚”。“气”是永恒的。“气”自身含阴阳两面,对立统一。气自身的能动性为“神”。“气”的运动变化,称“道”,也是“理”。
“气”为本原,万物一体。“天地之行”为万物共有。人有才行之别,受气禀差异,称“气质之性”。人“为学”,即在于“自求变化气质”,以达“民胞物与”之境。为“尊高年”、“慈孤弱”、“爱必兼爱,成不独成”的理想和情怀。
王安石领导政治改革运动,史称“熙宁变法”。在思想上,创“新学”,为变法的思想武器。
宇宙还是那个以气为本的宇宙,阴阳五行成万物。五行为万物的构成元素,是万物运动变化的基础,也是人类从事生产运动的依据。
五行变化性能有“木变”、“土化”、“水因”、“火革”、“金从革”。五行的相生相克,可生出事物的种种变化。事物的对立两面,可统一为新事新物。其中还需加入一个“时”,“应变以趣时”。而“革”,王安石训“革”为“有为”。强调充分发挥人的能动创造力。
人性观上,王安石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人的善恶为“情”,后天习染而来。“情”发作正当是善,反之,为恶。礼乐的作用便是使人“情”发作“当于理”。
以上四位都是以“气”为运转,根据阴阳五行构建宇宙万物。“气”为物质的气,是客观的,那么这便是古时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如此系统的客观世界,又是如何发展为之后的理学心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