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散文

清蒸鲫鱼的两代情结

2018-02-06  本文已影响276人  文慧有生
时间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在第四集中描绘了这样的画面: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

菜园里的白菜是母亲每年7月头伏时种下的,为了做成泡菜,所以选用的都是心紧叶嫩的品种。今天,女儿第一次和妈妈学习做泡菜。朝鲜族泡菜品目繁多,而且即便只是一个品种,也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味道:凉食的清爽,烹炒的鲜香,等等。漫长的冬日里,有了脆辣、鲜甜的辣白菜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这样的滋味已经深深烙印。

呼兰河流过的原野

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消退斑驳,但是我们舌苔上留下来的味道记忆确是可以存留很久很久,静静地想一想,是不是你的记忆深处也一直保留着一种久久不褪色的味道?长大后,离开家,离开家乡,是不是总有一种味道是你吃遍五星饭店,米其林大餐都找不回的呢?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就曾说:“世界上最极致的口味永远是妈妈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在他的书中解读道:蔡澜这话中说的“妈妈的味道”其实是专门指幼年时母亲烹调带来的某种味觉习惯,习惯一旦形成,便如花岗岩一般顽固,无论你走到哪里也无法改变。

作为一个江西妹子,从江西到重庆,重庆到英国,再从英国到青岛,从中国吃到欧洲,念念不忘的只有妈妈的手艺,念念不忘爸爸的拿手菜,念念不忘是家的味道。

亲爱的你,有没有一种味道,一道菜让你一想到就泪流满面?

爱的味道

有!我有。

我出生的地方是江西的一个有山有水的小城镇,我的父亲是个钓鱼爱好者,准确的说应该是三天不钓鱼就全身不舒服。所以我家的餐桌上天天少不了的是鱼,红烧鱼,鱼头煲,松鼠鱼,酸菜鱼······还有就是经典的清蒸鲫鱼。

老爸前一天刚刚从水库钓回来的鲫鱼,妈妈处理干净后,加两根小葱,一些姜片,还有妈妈的秘方:一定要加几勺妈妈做的米酒。下锅蒸熟就可以啦。

当妈妈把蒸锅盖揭开的瞬间,香气早已经扑面而来,记得小时候的我一定在餐桌前坐好,等着清蒸鲫鱼,每一次都是妈妈亲自一口一口把鱼肉喂给我吃,鲫鱼刺多,记忆中妈妈用筷子剔鱼刺的功夫真是出神入化,每一根小小的鱼刺都逃不过妈妈的筷子功,一口鱼肉一口鱼汤,一幕一幕都挥之不去,因为爸爸爱钓鱼,因为妈妈做的清蒸鲫鱼,我的童年和这道菜有了不解的情缘,形成了深深的烙印,直到二十多年后都不曾忘却。

喵咪都馋了

十岁的时候,我的妹妹走进了我们家的生活中,然后每一次的清蒸鲫鱼变成了两份,我和妹妹一人一碗,妈妈说不能偏心,所以要两个人一起喂鱼吃。

后来,我长大了离开家了,家里又变成了一碗清蒸鲫鱼,妈妈在家喂妹妹吃鱼。

还记得妈妈曾经边剔鱼刺边笑着说:如果有一天,我的眼睛不好了怎么办呢?都不能再喂你们两姐妹吃鱼了呀!

2008年离开家到今天已经10年了,再次回忆起来这一道清蒸鲫鱼串联起了我和妹妹两代人的童年,这是我们特殊的情结,再次想起已经泪流满面。

2018年2月5日在和动力读书会生活者之夜,和各位书友共享《至味在人间》一书,听着生活美食家杨超老师如数家珍一般的拿出自己的一个个美食故事,因为“妈妈菜”而引发现场每一位书友翻出记忆细数自己儿时最美好的一种味觉记忆。

我顿感庆幸:还好,还好,我还有机会找回记忆的味道。每一年回家,那份期待都因为知道千里之外一定会有人在等着我,爸爸妈妈忙活了一年把孩子最爱的食物早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你回家团聚,吃一顿家常饭。那么这一年,不论经历了什么风雨,不论多么劳累多么委屈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没有什么不是一顿家常饭不能接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吧。

昨天的读书会因为美食让温馨和感动一直萦绕,有书友带着年迈的妈妈,还有书友带着孩子,一起生动的描绘着多年前那些让人食指大动,又让人泪流满面的家的味道。

2018除夕将至,即将迎接团圆的时刻,对于终年在外的游子而言这一期盼早已久久萦绕,如果你的父母依然健在,那么就不要留下遗憾,让我们用心的为他们做一道菜,美味一定都是用心用爱烹制的,也让我们借助这回家团聚的时刻,和你的父亲或者是母亲学一道拿手菜吧,把这份爱一直延续下去,一代一代的,不让这份记忆的味道消逝。

和动力读书会每月5/20号

2018让我们更爱生活更爱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