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零售」?
说在前面,对于新零售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认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新零售第一人究竟是马云,还是雷军,虽然有很多争论,但是说到底这两位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今天在课余时间迅速浏览了一下刘润的《新零售》,用「人货场」的框架拆解了一下新零售,已经非常接近混沌常用的「供需连」了。
关于人的进一步拆解,用的是「公式法」;
关于货的进一步拆解,用的是「流程法」;
关于场的进一步拆解,用的是「要素法」。
关于「新零售」的一切讨论,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思路展开。那为什么零售最终会变成新零售呢?推动零售转型的究竟是什么呢?归根到底,还是效率。
如果要让人挑出其中最让人振聋发聩的部分,我相信很多人会选择:
“38扫码生活节”的本质,是打破传统超市“用商品差价,补贴信息流成本”的交易结构,重组为“线下获得信息流、线上付出资金流”的新交易结构。
这段话看起来很简单,却很有力量:因为我们平时很常用「补贴」策略来设计公司的运营活动,我们习惯了「总账算的过来,这事儿就可以干」的决策模式。
但是总是真的么?一旦我们决定采用补贴的方式,我们就很容易假设「我们亏本做了某事之后,一定能在另外的地方赚回来」。殊不知一旦条件成熟,我们的补贴可能就变成了他人的嫁衣。
“一定要试穿才知道合不合脚”,这说明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流太简单,不足以支撑买或不买的决定。而线下的体验,是更强大的信息流工具。
虽然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线下的体验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我们所交付的信息流中越来越多的部分正在为他人做嫁衣,而我们并没有用更高的价格来补贴信息流的机会。更多的时候,我们会面临信息成本越来越高、商品价格越来越低的双杀。
所以我非常认同,互联网从来不代表“先进性”,它只是具有一些“独特性”;同样,线下零售也从来不代表“本质性”,传统零售人觉得永远不会变的,可能也只是一些线下带来的“独特性”。理解这些特性,理解线上和线下彼此的优劣势,才能洞察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向,提前布局新零售。
但是这一部分并不能作为《新零售》一书的全部。对于「货」的拆解,不仅包含了流程,还对流程的顺序提出了更多的假设,并尝试着对部分关键环节的「折叠」,将其中能够提升效率的部分,定义为「短路经济」,并给出了非常多的案例证明这种推演并不会仅仅停留在理论上。
有一些策略,我也打算将来用在自己发布的产品之中。比如说:prime会员费。我计划发布一个限量的会员计划,在会员数量达到一定数量以后上线「会员证交易所」。敬请期待!相信一定会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