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活动文学天地

浏河滚滚欲留春,独向芳踪觅雅意——徒步小溪河散记(十)

2025-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山的诗和远方

去前年我花了7个假期的时间,徒步旅行了浏阳河及其第一大支流大溪河,到达了浏阳河源头。今年清明节假期,我从大、小溪河交汇处即高坪镇双江村出发,沿小溪河上行,到达株树桥水库管理单位门口。

今年五一劳动节5天假期,我乘车绕过长沙市区水源地株树桥水库库区,继续沿小溪河上行,到达浏阳市张枋镇张枋村石角坝,之后乘车返回长沙市区。

下面分享的是五一假期第五天第一段行程中的所见所闻。

5月5日一大早,我从张枋镇中心坐车到位于该镇江口村江口组的江口桥。4日傍晚沿小溪河徒步到这里时天就黑了,坐车到张枋镇中心去住的。

江口桥有两座,下游那座已经废弃了,现在使用上游的一座。附近就是几字湾,小溪河呈两个几字形往下游流。

4日晚上这一带下了一晚上的雨,河水是浑浊泛黄的。这时候天空仍然乌云密布,随时都可能下雨。

继续沿小溪河往上游方向走。

小溪河在几字湾分了一条支流叫人溪,从东边蜿蜒流到这里与大支流汇合,经过富溪天然原生态度假村、虎溪原生态森林公园。

河岸的许多田里都种着烤烟,由于气候适宜,肥料足,农家精心伺弄,烤烟长得很茂盛。

往上游方向的左岸,河边山林中有一条小路。走了近两公里后,遇到一段引水渠,渠宽的地段,上面有水泥板可通行。有的地段,则是在渠埂上行走。

眼前是一个大平坝,除了远处山脚下的农家楼房,剩下大部分是田园,不少水田已经耕过,待插秧。

农家的楼房多为两层的,有的也有三层,多数的顶呈深灰色,有的呈红色。

山上好多开花的树开着同一种白色的花。

视线里,小溪河上出现一栋风雨桥,桥上建了廊道,看样子规模不亚于之前在小河乡看到的汉高古桥。

我到桥上去看看,廊道比汉高古桥约窄,廊道外一侧有较宽的通道可以过车辆,而汉高古桥只能过人。

这里是江口村七溪组,桥头不远处一户人家的侧面墙上画了一幅壁画,画中人物穿着清朝服饰,建筑是明清建筑,画的上部书“八景绕七溪,中庭小南京”的字样。

江口村七溪组的陈家祠堂,是当地陈氏家族祭祀先祖修建的祠宇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距今年为262年,坐北朝南,门向165度,砖木结构,面阔三间,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悬山顶,覆小青瓦,设槽门,内设中、后厅,共为三进,左右各列回廊、厢房、横厅等,建筑两侧有墙垣围护,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祠宇内设隔扇门、格窗,古朴典雅,后栋为穿斗木构架,前栋抬梁结构。梁架上小斗栱做工精巧,实属罕见。

祠宇历经修葺,20世纪70年代,槽门被拆除,改建为七溪小学教室。2002年族人对祠宇进行修葺,将中栋正面格扇门处阶檐以及后栋糟朽的木间墙改造。该祠堂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木雕精美,是陈氏家族繁衍生息渊源历史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14年3月,江口陈家祠堂被公布为长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代伟人曾在1927年9月8日在此地脱险。

陈氏祠堂内有敦睦堂,门口楹联为:敦伦饬纪;睦族收宗。该堂内有陈氏先祖牌位。宗祠内有一副楹联:两朝封赠重余荫;五世昌符启后人。

陈氏祠堂内设一个常设展,内容为伟人张枋遇险脱险记

展览前言:

八七会议之后,伟人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在安源前往铜鼓领导第三团起义途中,经过浏阳张枋时遭遇一生中唯一一次落入敌手的险情。幸得浏阳县委书记潘心元和当地农协会员相助,成功脱险。这个展览以伟人张枋遇险脱险全过程为核心,通过珍贵历史照片、文字资料,辅以生动绘图,带我们重回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感受伟人、潘心元等革命前辈在危难时刻的觉着与机智,以有探索中国正确革命道路的胆识与担当。

第一部分,回乡领导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伟人和彭公达回到湖南,改组了中共湖南省委。伟人和省委成员从当时的革命形势和客观情况出发,先后在沈家大屋、朱家花园、苏联驻长领事馆等地多次举行会议,围绕秋收起义中将涉及的旗帜问题、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及起义的区域、时间、宣传口号、组织机构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周密的筹划,制定了秋收起义的纲领和计划,推动了秋收起义的爆发。

第二部分,张枋遇险脱险

安源军事会议后,伟人在潘心元、周克明、刘建中等人的护送下,赴铜鼓第三团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9月7日傍晚,伟人入住浏阳酒饭便益客栈,第二天误入陈家坊境内被民团抓捕,而后在潘心元掩护下机智脱险。这次遇险,在伟人自述中和与其他人交谈中多次提到,格外引人关注。

第三部分,重回陈家坊

伟人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第三团取得白沙大捷后,在东门遭遇敌军优势兵力围剿,部队被迫向上坪转移。在上坪会议上,伟人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建议湖南省委停止长沙暴动,命令起义部队一、二、三团向文家市集中。为麻痹敌人,三团部队先行开往排埠,再折返浏阳张枋,经小河、中和,到文家市会师。

江口村七溪组有好几十户人家,都是现代建筑,只有陈家祠堂和陈五星祠两处古迹,这两处古迹相距只有几百米,拐几个弯就到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