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读书笔记

2018-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张颖_Grace

去年8月份的时候写过一篇《独裁者手册》读书笔记,作者是布鲁斯·布尔诺·德·梅斯奎塔和阿拉斯泰尔·史密斯。书中以类似指导手册的编排方式告诉我们一个独裁者是如何养成的。而最近读的美国记者艾玛-拉金的《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则以游记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20世纪90年代缅甸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全书无数次地验证了《独裁者手册》中所讲述的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被世人熟悉和称赞的作品是《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两本都是政治寓言小说,刻画和探讨了极权主义社会的种种现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后一本《一九八四》,几乎每一版的封面上都会印着一行字:“多一个人读《一九八四》,就多一个自由的人”。我知道《一九八四》是一本很有名,也让人印象深刻的反乌托邦小说,甚至书中描述的一些情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像是对自身所处社会的种种表现的一种极端映射。但直到我读了艾玛-拉金的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连同奥威尔的第一本小说《缅甸岁月》一起,被称为缅甸三部曲,都是以英国殖民时期的缅甸为原型而创作的故事。因为奥威尔曾作为大英帝国的警察在缅甸生活了五年。

艾玛-拉金在20世纪90年代来到缅甸,从曼德勒到三角洲到仰光到毛淡棉到杰沙,一路循着奥威尔当年的足迹,想去了解自缅甸独立之后人们的生活状态是否较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相比有所改善,是否已经没有了《缅甸岁月》中描绘的那种苦难境地,然而作者发现的却是《一九八四》所描述的那种心理压抑和恐怖的极权氛围。

读过《一九八四》的人,肯定都对小说中营造的那种高度极权和军事化的生活方式记忆犹新,实在是令人恐怖至极。但如果你是去缅甸短期旅游,你看不到任何能够同小说中的场景相关联的景象,反而是人们笑容满面,集市热闹非凡,学校遍地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然而这只是表面,在笑容的背后,则是高度的全民监视,言论控制和强权对民众的碾压。

随便举几个例子:

有人会问,既然人民过得这么苦,为什么不反抗呢?为什么不革命呢?革命从来不是由民众发起的,革命往往是由上层阶级、知识分子发起和带动的,民众只能够被带领,不可能自发地集结形成对抗力量。

读完这本书,无力谴责什么,只是觉得原来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其实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多读书,多思考,多做自我判断,减少盲从,减少麻木,无论身处什么环境下,保持一份清醒的认知,让自己活得明白些。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