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你让座吗

2016-10-23  本文已影响40人  荒山雪

前几天关于“公交车让座”又出新闻了:郑州一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为和一个小伙子争座位而猝死。于是,一起关于让座的风波再一次被掀起。事后,网民们纷纷力挺小伙子,并有很多老人自发组织起“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提议老年人体谅职场中辛苦的年轻人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期乘坐公交车,这温情的一幕瞬间感动了很多人!

这让我不由地又想起了去年发生的另外一起事件:在西安9路公交车上,彪悍老人为了一个座位打伤了一位孱弱小伙子。事件发生后人们纷纷谴责那位老人,痛恨他的暴力行径,共同发出感叹:不是现在的老人变坏了,而是曾经的坏人变老了!

近些年来,媒体频频报道的负面消息一时间给“让座”这一美德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阴霾,这让我们心里不由地纠结难过:我们还要不要给那些颤颤巍巍、行动不便的老人让座呢?我们只知道站在我们面前的是老人,又怎能分辨出他是不是内心邪恶、品行败坏的坏人呢?

我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去上班,从始发站到终点站一路上我都会目睹种种“让座”的情形。有一次一位老人和自己的孙子上车,前面的乘客连忙站起来给老人让座。这本来是车厢里一个很温馨感人的一幕,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整个车厢掺和上了让人不舒服的不和谐因素!老人还没坐几分钟就将座位让给了身边的孙子,自己则又站在了一边在座的另一位乘客旁边。在座的小伙子显得很不好意思,只好站起来将座位让给了老人。于是,就出现了“一个老人上车,全家人都有了座位”的现象。一时间,周围所有的目光都像利箭一样投向了那位老人,但是我们那位“敬爱”的老人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也许他确实有些“老年痴呆”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年幼弱小到成年力壮再到年老体弱,这一人生劫数谁也逃脱不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孩子,有父母,看到那些幼儿和老人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又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所以,善待周围的老人和孩子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家人。从上幼儿园那天起,家长和老师就在向我们灌输“尊老爱幼”的美德。因此,公交车上将座位让给老人和孩子早已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约定俗成的一条定律!

由于在始发站登车,我每次上车后多半时候都有座位坐。有一次,车上的座位很空,有一位老人和一位年轻妇女带着一个小孩每人各自占着一个座位,我就坐在他们后面。接下来的几站,剩下的空座慢慢都被坐满了。后来,一位老人抱着一个小婴儿中途上车了。我看到车窗外一个年轻的女子在不断地向老人挥手告别,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只见襁褓中的小宝贝睡得很香甜,粉嫩的笑脸一片安详,我猜可能是送孩子回娘家吧。看到这个场景,我不由地升起恻隐之心,因为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记得那时候,我和老公都不在身边,没有出过远门的婆婆为了给生病的儿子看病,经常抱着年幼的儿子跋山涉水挤公交车来城里找我和老公。想想一位老人带着一个小孩一路的种种艰辛,我心里一阵酸楚,眼眶也在瞬间湿润。

老人上车后,习惯性地向四周环视寻找空座,可是早已座无虚席。我本想前面的那一家3口人会腾出来一个座位让给刚上车的老人,但是他们两个大人却熟视无睹,任凭自己的小孩子独自占着一个座位嬉戏玩耍。其实,他们中的任意一个人都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小孩抱起了省出一个座位,但是他们却无动于衷。我实在看不过去了,连忙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抱小孩的老人,尽管我还有10几站而且还穿着高跟鞋。这时,我发现一边的年轻妇女的脸有些微微发红,神情也显得有些难为情,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你总算还有些廉耻心,不是无可救药!不知道下一次你会不会有些怜悯之心?而看看她的长辈-那位理直气壮的老人则是一脸的“坦荡荡”,没有丝毫的愧疚,我顿时“心如死灰”:下一次如果你带着自己的孙子挤公交,别人还要不要给你让座呢?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都天生一副一尘不染的洁净灵魂。天真无邪是每一个孩童的特质,童年代表着世界上最纯真的一片天空!然而,这一片天空有时却会变得混沌,让我们看不到繁星眨眼的美丽夜空!

那次我照常和往常一样坐着公交车去上班,中途一个年轻女子带着两个小孩上车,怀里抱着一个,前面跑着一个。前面的小孩一上车,就像周围的乘客嚷嚷:让座,让座……前面的乘客只好一一站起,女子和小孩“理所应当”地坐了下了,女子甚至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我们没有理由去谴责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怎么涂抹似乎是家长的“特权”。我们只是为那个女人感到脸红,因为孩子的行为举止全是她的教养折射!

小小的车厢折射出了大社会,看似很小的“让座”事件却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人内心的磊落或阴暗!曾几何时,在我们的心目中,老人都是慈眉善目,小孩都是纯真可爱,可是上面的一些事件确实让我们感到了失望和悲凉!我们衷心地祈祷:愿我们周围的“真善美”可以挽救和感化那些麻木而冷漠的心灵,让他们不再继续“堕落”下去,让他们也学会去传播爱、散布温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