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红薯的情缘
文字作者名称:(竞芳)
红薯的情缘
转眼之间过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季节,过完霜降,秋季结束,寓意着冬季的到来。
随着秋季的到来,红薯在这个季节收获了,一根红薯藤下面几个红薯依偎在一起,埋藏在地下,就像一群贪睡的小宝宝熟睡在妈妈的怀抱中。
据我所知,红薯的原名是叫番薯,又名叫红芋、甘薯、蕃薯、大米、番芋、地瓜(北方)、红苕、线苕、白薯。
我们大家都知道,红薯的功效很多;有防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北方俗称地瓜、山芋。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况且,中医视红薯为良药。
往年的这个时候,是农村人刨红薯的时候,记忆的那时十分尤新。自从实行责任制以后,据我所知,我姥娘家还种了几年的红薯,那时何止“瓜菜半年粮”,红薯简直是主食,被称为“代干饭”,地位举足轻重。记得有年遭旱灾,田间几近颗粒无收,全靠生命力旺盛的红薯默默奉献,同饥民患难与共度饥荒,连红薯叶和茎也充当口粮,那情景仍历历在目。
不过,后来和村里人一样没再秧种。红薯这种食物应该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从开始种上不打农药,全靠自然免疫消除其病虫害。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特别是山区,红薯及其红薯干占据了一年中大半年的主粮,那时人们生活虽然极差,但是没有这样那样的新鲜疾病。红薯是高产植物,据种地有经验的老人说,它亩产可达上万斤,晒成红薯干也在3000斤以上,那时农村家家都挖有地窖,霜降前刨出红薯,挑拣后放在地窖里,备冬天和明年春天食用。
红薯在日本为上等食品,据科普书上说,红薯具有抗癌的作用,红薯叶、红薯梗都作为素菜食用,甚至将红薯秧制成粥梗在超市里出售,红薯全身都成了宝。
现在红薯干的价格超过了细粮麦子,不知是物以稀为贵,还是国人真正认识到了红薯的价值,红薯叶和红薯梗开始在市场上出售,甚至成了抢手货。在几个主食中,我最喜欢吃的是红薯,特别是烤红薯。“喜欢吃一个东西,不是它有多么美味,或者有多么好吃,而是因为它有我们自己独特的味道”。我爱吃红薯,是因为红薯的果肉是甜蜜蜜的,它的甜一直甜到了我的心中;红薯的果肉软软的,不用费多大的力咬,只用牙轻轻一磨,果肉就化了;红薯的果肉黏黏的,只要一张嘴,一些果肉就会黏在你的牙齿上。我吃了又吃,不知不觉的,两个它们都被我这个馋嘴的牙齿吃了精光。
时令进入冬季,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凡是人员熙来攘往的地方,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甜甜的烤红薯的香味。我对烤红薯既感到熟悉亲切,又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辛酸记忆。看见此物我内心就不由自主地感叹了一首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伯伯还在劳作,汗珠滴入了泥土中。有谁能想到,我们今日所吃的主食,一个一个都是我的姥爷姥姥他们辛辛苦苦劳作种出来的呀!所以说,不能浪费一粮一食、一饭一汤,也不能辜负了他们的劳动成果,而要好好珍惜现在一切生活的一粮一食。
据我所知,红薯作为主粮,最主要的责任是以备来年“日子难过正二三”的春荒。为防霉烂,一种方法是家家都“深挖洞”(地窖)贮藏让其安全过冬;而更好的办法是将大的红薯切片在烈日下晒干成“薯夹”收藏日后当饭,小的煮熟后用篾片串起来挂在屋檐下风干成“薯果”。那薯果待翻年二三月青黄不接时,已变得红得透亮,坚韧无比。饥饿时揣上一包,歇气时细嚼慢咽,充饥又解馋,但笔者半颗牙齿至今缺着,就是薯果给笔者留下的“纪念”。然而笔者最钟爱的是烤红薯,每当饭熟,趁满灶柴火烫灰,埋上一个洗净的红薯,上坡前掏出来正好熟透,边走边吃似点心。有此垫底,学习时不至于饿得“前胸贴后背”。
当然,红薯作为高淀粉碱性食物,的确不怎么受人待见,多食会胀气、打嗝、冒酸,对于“当顿”来说,山民们采取一种最朴素、最简便的方式:喝酸菜汤来中和,一口红薯一口酸汤,化解“气鼓烂胀”于无形,“一物降一物”,饱含了人们对生活的智慧。
而今红薯不再为主食,制作的方式花样百出,红薯泥、红薯饼、拔丝红薯、红薯粉蒸肉登上餐桌筵席;烤红薯、薯丝糖、薯麻糖成为零食;一种名曰“凉果”小食品,就是红薯制成,还有用小紫薯制作的蜜饯等等。保健食品的流行,使红薯日渐“红”起来。然而,留心几档“舌尖”节目,却未发现其踪影,难免给人有“遗珠”之憾。
逛菜市场时,大家刻意留心红薯,选沙土产的红心的,回家摊在阳台上任风吹日晒后,或掺在饭里煮,或整个蒸,待出锅时,那红薯红得透明如熟柿子般,吮吸起来虽甜得腻人却百吃不厌。对红薯的偏爱,倒无所谓保健或感念乡下时以此度过饥荒,纯粹是因为口感。
农村人之于红薯,某些时候已不仅仅局限于食物,而在市井甚至社科方面也有涉猎,例如川渝等地区,言及对人的不屑,就说“薯头薯脑”;而讥讽阿臾奉承拍马之小人,就以“吃烤红薯的”喻之,滚烫的红薯从柴灰中掏出来,不是要经过“吹、拍、捧”么!尽管比喻生动贴切传神,却似让红薯蒙受了不白之冤。
身份低贱的红薯,历代文人墨客有没有见诸过笔端呢?恕孤陋寡闻,不得而知。但近在《现代名家诗词选》中偶见,一代文豪郭沫若于1953年曾填写过《满江红.红苕》,词曰:“我爱红苕,小时候,曾充粮。明代末,经由吕宋,输入中国。三七年一转瞬,十多亿担总产额。一季收,可抵半年粮,超黍稷。……”除去其文学价值不论,作为一种历史资料,从中可以看出,郭老也爱享用红薯;红薯当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红薯的由来。感谢一代文豪郭老师,让红薯登上大雅之堂。
于是,对红薯情有独钟的本人,不禁为找到知音而窃喜。
我的个人简介:性别:身残志坚快乐的女孩,年龄:(22)文学爱好者,文艺青年!喜欢阅读心仪的书、听美妙的音乐,喜欢将自己感悟的写在文字里、将自己想象的写在文字里,用文字表达自己所想说的话,在阅读中寻找心灵的快乐,在阅读中感悟快乐的人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世界,使我的心智不断地成熟,在文字里徜徉美好的灵魂,在文字里追求自己的梦想、在文字里寻找心灵相依的默契,在自己写的文字作品欣赏风景,喜欢写一些阳光向上的作品,因为我喜欢阳光,所以我要将心中的阳光写成文字作品分享给大家;也写一些使人感觉到对生活中满满都是正能量的文字作品,我将文字视为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源泉,文字控,文艺范儿,喜爱文字、酷爱文艺、热爱文学。我要将文学与阅读融入在生命里,唯有文学与阅读,使我快乐!我喜欢用文字领悟美好的生活、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用文字美化季节和风景,用美好的诗词感悟万物、生活,用超越的思想和正力量的文字去影响、去激励自己以及每个人,大胆地尝试创新不同的题材、不同的类型作品,勇于尝试新颖的想法,追求自然的表达,润物无声。看过极多的文学这方面的书籍,也写过极多的景色和景物。热爱追求梦想的我,因为热爱追求,所以快乐!我所学到的知识都是在自学中而得来的,自学成才!我要努力地用文学与书籍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文学与书籍就是我生命的快乐源泉,唯有文学与书籍可以能改变自己的气质,也能充实自己的精神与思想,文字能抒发情感,诗歌能把情怀点燃。畅游书海,乐享文趣,期待你我同行!我的爱好:阅读、写文码字,学习时尚,热爱诗词。我创作的方式:查字典,用自己心中所感悟的,所想象的创造出很多属于自己的文字作品。我的性格;爱憎分明、明辨是非、自信、乐观、开朗、积极、努力、向上、热情,勤奋。心中充满了希望与阳光以及对人生的美好,为人处事的方式是以用心对待感情,因为内心是生命中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