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急诊的的故事(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20电话响了,出诊的同志通知洗胃的病人马上到。
五分钟后,病人就进了抢救室。
我进抢救室时,胃管已经插好了,洗胃开始了。
这是怎样一幅情形啊!
一台己快看不出颜色的洗胃机在那吃力的工作着,星宇弯着腰,扶着洗胃管,正在病床前忙活,身上的白大褂己经沾满了病人喷出来的食物。
我带好手套,接好吸引器,寻找吸痰管和导尿包。才发现这里的东西真的比较杂乱,寻找起来很费功夫。
吸引器却又没有什么作用,压力真的太弱了,此时病人血氧饱和度突降为0,呼吸道被严重阻塞了。
我赶紧给病人取了仰头抬颌位,周蓉主任用毛巾包住手,往外抠痰液。
血氧饱和度升到60%。
这是我第一次对周蓉主任有了深刻的印象,凭直觉我觉得,她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女性。
旋即周主任迅速通知了麻醉科插管,麻醉科曹医生来的非常迅速,跑来时还在喘着气,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己经插好了管,病人的气道分泌物真多,顺着气管导管往外涌。
我继续吸痰,血氧饱和度升到85%。接下来医生给病人用了速尿,解磷定。
终于病人生命体征稳定了,周主任电话给打综合服务科,决定转ICU。
病人平安转走了,星宇悄悄对我说,她来了半年多,今天是第一次抢救,平时也很少听同事们说起抢救。我想起那吭哧吭哧的吸引器、破旧无力的洗胃机,还有星宇那弯着的腰,满是污迹的白大褂,周主任那抠痰液的手。
我很难过,从哪启动第一步去改善呢?
工欲善其事,其先利其器,从洗胃机、洗胃床、吸痰器入手。
分管院长亲自出马,设备科主任也很能干。很快,SC-Ш型洗胃机和洗胃床吸引器马上到位了。
今天,抢救室的这三样仪器忠实地在履行职责,洗胃己经变得快捷便利,洗一个胃一个多小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仅仅仪器到位,抢救就能做好吗?事情远远没那么简单,难题还在后头,后面我会专门讲到流程规范操作的艰难。
对于大部分护士长来讲,成为一名有情怀的管理者,是梦寐以求的目标。
什么是情怀,度娘理解就是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作为一名护士长,就是助人和提倡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
然后在实际工作中,医院需要护士加班、业务指标需要完成更好。而护士想要更多的福利保障、工作不太累、甚至不想加班。而护士长常常会纠结在加班、绩效指标、护士表现不佳者这些问题上,导致焦头烂额,更别提什么情怀了。
多年后我才明白,情怀最喜欢的就是我这样的心眼实诚的人。
可在当时,我怀揣情怀,觉得重要的任务是要把急救护理的知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完善,所以觉得自我提升迫在眉睫。
第一次被护理部委派学习《ICU的新业务与新技术》。虽然我不在ICU,但危重病人的护理和管理,同样也需要了解,所以护理部派我和ICU的李艳丽护士长一起学习。
同济ICU和省医院ICU的护士长负责主讲。两堂课的内容听下来,我很受启发,不由感叹平台不一样带给个人视野上的影响,所以见识的不同决定能力的大小啊。
回来后不久,我把科内的事扔给了明宇,跑到市一医院进修去了。
这小子很能干,我相信他能做好!
当前我的任务是熟悉所有班次,学习上级医院护士长管理经验,了解各个分区布置及运行情况。
比如晨会的学习也是我捕捉的一个方面,市一医院晨会组织很有特色:指挥台,观察室分区医生护士分别交接,主任护士长点评,一个个小知识点的提问。
随时记录,注意观察,整体角度看特色,这是我的进修主线。
进修返院后,我同同事们商议,在每个分区上找突破口,从规范流程做起。
输液室里,我引入了外院规范化的操作手法,解决了年轻护理人员头皮不易上手的难题。
抢救室里,在洗胃、呼吸心跳骤停、过敏性休克等多项急诊科常见抢救上引入双人定位配合操作流程,这是最费神的,有同志开始不理解,抱怨我死板,然而数次抢救成功证明流程很有必要标准化。
救护车里,借助品管圈活动,我重新规范了急救箱,重组了救护车急救设施设备管理流程。病人在车上也得到了在目前条件下能得到的最好救护处置,小到给氧、留置针,大到车载呼吸机。
我们这一群人,从流程做起,或情愿或不情愿,便被我或哄或强迫,走上了情怀之路,没办法,护士长实诚,她们也只有实诚,实诚的人只认一个理,那就是认真。
到今天为止,急救流程化管理己经整整过去了五年。
最最重要的是,在这年年底,我们三个女人,周蓉、覃建霞、我,在反复商量后形成了题为《关于我院急诊科发展的若干建议》的报告。内容大体是针对门诊输液人次逐年下滑、120急诊急救能力先天不足等问题提出的具体整改措施。
递报告时,院长和副院长很高兴,忐忑的我们还害怕领导觉得我们的报告写得不好,可领导们的态度好的我们受宠若惊,原来领导心里一直有我们三个弱女子啊,哪怕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我们拉了全院后腿。
一纸报告,我们立下了军令状,把自己逼到了背水一战的局面。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也一齐背水一战。
除了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别无选择。
若山路有情
远峰有意
滚滚车轮铺陈心与眷恋的绵延
急救岁月书写爱与守护的绽放

怎样加油干,蛮干蠢干的傻大姐作风可不行,用四个字讲,得步步为营。这是我们后来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