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说的学会“倾听”的“倾听”到底是什么?

2019-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刘宏教育蒲公英

我们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后,可能会带回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一边做事或者玩手机,一边“嗯嗯啊啊”地敷衍孩子,瞬间转移话题,不听孩子说,或是开始长篇大论,一味地给予评价、提出建议,那他一定不会跟我们继续说下去。

记得有一次,我遇见一个熟人,因为好久不见,所以就多聊了一会儿。寒暄过后,她聊开了现在的孩子,我耐心听她说着,与她不时用眼神交流,或者点头“额额”表达着“我在听呢”,之后,她问我一些关于“问题孩子”和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我谈了我的看法和观点,然而,我的感觉却有点儿不舒服,谈了不大一会儿就不想谈下去了。因为我表达着我的意思的时候,或者说起一件事情时,她就会打断我,说:“嗯,我也是这样的!”“我跟你相反!”或者“我也认识一个这样的人……”

那种总是被打断的感觉,让人很无奈、很不想继续下去,也让人失去继续聊下去的兴趣,连情绪也变得低落起来。所以,后来我也没有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最后我借口马上离开走了。

其实,无论是朋友之间、夫妻之间,还是家长与孩子之间,都是如此。只有我们感觉到自己被倾听时,才会敞开心扉继续说下去,才肯去听从对方所说的话。然而,倾听看似简单,却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因为我们都习惯于敷衍、否定、评论、安慰、提建议等“不听”的行为。

倾听别人,需要我们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的感受,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请求,并给予反馈。

那么,如何通过倾听来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不妨试试以下的建议。

(1)注意自己在倾听时是否有敷衍、打断、指责或说教等行为;

(2)如果有,要有意识地改变这种行为,先从“倾听”开始;

(3)停止说话,只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能给我举个例子吗?”“还有呢?”

(4)当孩子说完后,问问他是否愿意听你说;

(4)在分享了你的看法后,要关注于寻求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法。

经常说的学会“倾听”的“倾听”到底是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