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后来的我,连现在的你都配不上!

2018-04-30  本文已影响28人  蜉蝣儿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盼了许久,《后来的我们》如期而至。刘若英、张一白、周冬雨、井柏然,光是这四个名字凑到一起,就没有理由不去投上一票。

看首映的朋友说:这部电影,最好一个人去看,不带任何人。我信了、做了、也明白了。

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这部电影也是众说纷纭。在我看来,这不是一部爱情电影,而是一部生活苦情戏。

就像电影末段小晓和见清在车里的对话,“所有和我好过的男人,离开我之后都成功了,我帅吗?”“不帅,我觉得你很惨”。

是啊,小晓真的很惨。但是如果她不惨,她的乐观、直爽、高情商就会显得微不足道。也正是因为生活从来没有善待过她,才更能体现人性的美好。

从头到尾,男主林见清都像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如果没有侥幸捡到小晓的那张车票,他这辈子注定碌碌无为!

看看小晓为他做的这些事,不禁模拟起小晓的内心:你我本无缘分,全靠老娘死撑。

第一次到见清家吃年夜饭

这个时候,俩人是没有互生情愫的,最多也就是印象不错。但是小晓在饭桌上,不但帮忙调动整体气氛,还顺势挡下了见清七大姑、八大姨各种介绍对象的企图。(说个题外话,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老林那句“年夜饭哪有吃饱的?再吃点”戳中泪点)

见清入狱后回家陪他爸爸过年

不想深究这里,到底是因为爱还是因为情商。一个女孩没有名分的情况下,为了让见清爸爸和亲戚放心:

谎称公司把唯一的学习机会给了他(这种说法一举两得,既可以让人放心,又给人一种见清事业有起色的假象,让家人为他自豪),还用自己干瘪的钱包买了皮带送给见清爸爸,并将这份挂念归功于见清。

同学聚会上见清难堪

聚会上,大家都混得不错,见清情绪低落。喝醉之后,对父亲发火、对小晓发火,也逼出了那句所有人都应该明白的生活真谛:重点不是我想要什么,而是你他妈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见清不得志的时候打醒他

这段场景相信大家都能感同身受。

人生总有那么一段时间,事业瓶颈、生活不顺,眼里看到的一切都好像是在和自己作对,更可能迁怒于无辜的人。

这不,俩人吃路边摊的时候,身边有人在说“钱和女人之间的因果关系”,他就忍不了,与人扭打在一起。

小晓酒后的那一巴掌“见清你到底怎么了?不是要打人吗?那你来打我啊!” ,打醒了他,也让他冷静了下来。

见清沉迷游戏的时候毅然离开

所有的艺术都需要情绪来激发灵感。

而在爱情里面,相较于在一起,分手更能激发肾上腺素,帮助人思考。

见清自己也说了,小晓的离开,给了他更多的创作空间,最终他也如愿完成了那款爱意和愧疚并存的游戏

见清的后续种种,可以美化成“化悲痛为力量“,但真正悲痛的是谁?是小晓!分手需要勇气,更需要决心。

这是一条单行道,只进不退,如果有别的选择,谁会这么残忍?

而我们都只看到了小晓的果决,看到见清银行卡上60多万的收入,有几个人考虑过那段时间小晓到底是怎么过的?并不可能像表面那么洒脱吧……

最后,还有一点,大家都看得清楚,却不一定能理解:

见清有钱之后,买了房子、买了车,带着小晓回家过年(这也是他们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年)。

他表示要带小晓和父亲一起去北京住,却理解不了为什么父亲不愿意去,更理解不了为什么小晓“变了“。

我可以陪你一起过苦日子,但是我不能陪你一起过你想要的好日子“,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有钱错了吗?肯定不是。

错的是他忽略了每个人的精神寄托(父亲离开这里会孤独,小晓爱的是那段两人同时向一个目标奋斗的时光),这个和财富无关。

那句话很正确,有的人可以一起吃苦,却没法一起享受甜,这是命中注定。或者是等不到,或者是不想要。

最终,Ta们都会成为另一个人的幕后推手,就像火箭推进一样。

送你离开,千里之外,而我,甘愿为你石沉大海。


“如果,伊恩永远找不到凯莉,怎么办?“

”世界将会失去色彩。“

每一个人的生命中,如果能遇到凯莉,真的要足够幸运。

无论最终游戏是否能够通关,无论后来我们是否还是那个“我们“。

曾经带我们离开黑白世界的那个人,谢谢你!

—— END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